心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1

心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赵国明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天津市津南区300350

摘要:心悸指的是患者自觉惊惕不安、悸动,病位在心,与肝肾等其他脏器也有直接相关性,病因包括虚、实两个方面,中医药治疗具有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等优势。本文旨在综述心悸治疗中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观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心悸;中医药;治疗原则

心悸指的是患者自觉惊惕不安、悸动,且表现为阵发性,此疾病主要是因为过度劳累或者情志波动诱发,其病位在心,与肝肾等其他脏器也有直接相关性,病因包括虚、实两个方面[1],中医以其独特优势在心悸治疗中获得广泛关注,中医药治疗具有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等诸多优势。本文旨在综述心悸治疗中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以便于为临床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1.病因病机

心悸病因病机涉及虚、实两个方面,前者包括阴阳气血亏虚,后者主要与水饮、痰火上扰、气血不畅等有直接关系。有研究表明,心悸的病机在于心、肾、脾,患者可见阴寒内盛、阳气虚弱,同时伴有痰凝、血瘀等,导致脉道不畅,进而造成脉迟缓、无力,主要症状为心神不宁[2]。

2.心悸的治疗原则

2.1益气养血

脉道作为血液运行通道,心气的调控及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关键所在,只有心气充沛,心脏搏动才可有力、节律一致,心阳虚衰、心气不足,则会造成心脏搏动无力、迟缓,故而,在心悸治疗方面,临床以养血补血为主要原则。有研究发现[3],针对阳虚心悸患者,予以龙骨牡蛎汤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患者可见胸闷、心悸、肢冷等表现。

2.2滋阴润肺

肺属于上焦,可推动心行血,作为血液运行的必要条件,临床采取补肺益气、滋阴润肺等治疗方法,可改善肺部功能,进而控制病情发展,常用方剂包括参苓白术散、百合固金丸等。临床发现[4],二尖瓣脱垂予以参苓白术散治疗,效果较佳,患者基本治愈。

2.3疏肝理气

肝主藏血、疏泻,与心的关系主要在于精神情志、血液运行,清心和胃的同时,予以平肝,可达到共同维持血液运行的目的,促使精神情志舒畅,若心、肝功能失调,则会引起面色苍白、失眠、惊悸等症状。

2.4滋阴益肾

肾作为先天之本,其阴阳与五脏温养、滋润等均有直接关系,若肾阴亏虚,则会导致无法上济于心,导致心阴受损[5],若出现虚火内炽、心肾阴虚,则会出现心脉瘀阻、血行不畅,导致悸动不安、心失所养。在疾病治疗方面,应注意养精、养气,避免过度劳累,节欲,戒除烟酒。

2.5化痰逐淤

心悸患者通常可见心脉痹阻,淤血阻滞,临床认为,此疾病根本为气阴不足,痰淤互阻为标,重要病理基础包括阴虚、血瘀、气虚等,治疗方面,当以益气养阴为本,同时兼以化痰逐瘀,重点为通。临床发现[6],以复律汤可达到显著疗效,针对频发性早搏,治疗有效概率达到88.23%,组方包括丹参、五味子、胆南星、当归、党参、茯苓、赤芍、甘草等。

3.心悸的中医药治疗

3.1单味药治疗

在疾病治疗方面,黄连、苦参、当归注射液等均可取得较佳效果,其中,黄

连主要成分为黄连素,可抗心律失常,对于动作电位具有一定增宽作用,延长有效不应期,尤其是对于室性早搏控制方面效果显著;苦参中则主要含有金雀花碱、苦参碱,发挥非特异性奎尼丁作用,进而达到治疗心室颤动、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等疾病的目的。

3.2中成药治疗

心肝宝、生脉胶囊、稳心颗粒等药物,在心悸治疗中均可起到较佳效果,临床发现,予以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可见,改善心电图、减轻症状方面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7]。

小结

心悸主要表现为自觉惊惕不安、悸动,以阵发性为主要特征,主要由过度劳累或者情志波动诱发,在疾病治疗方面,中医以其独特优势在心悸治疗中获得广泛关注,具有效果显著、副作用小等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飞虎,高想.心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9):27-27.

[2]于涛.中医药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病[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189-189.

[3]齐文秀,苏全.从补肾通络浅谈心悸的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17):26-26.

[4]季倩倩,郭金昊,孙楠楠,等.杨传华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心悸的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1):56-57.

[5]朱丹,梁延福.安神方治疗心悸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7):761-761.

[6]孙志新,张盼盼,高武霖,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现代中医药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85-389.

[7]李洪禹,隋永朋,徐杉,等.刘爱东教授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验案1则[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