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姜艳1庄丽娜(通讯作者)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116000

摘要:目的探讨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围放射科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PDCA改善循环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待检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PDCA改善循环法后患者满意度、待检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给予PDCA改善循环法护理干预,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了待检时间和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关键词:PDCA改善循环法;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临床应用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创PDAC循环法,其主要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经历最后一个阶段后直接转入下一个PDAC循环。PDAC循环是一个不断前进中的工作循环,各个阶段相互交错,相互推进。运行过程中充分体现三全,即全面、全员、全程的质量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边计划、边实施、边检查、边总结、边调整计划[1]。放射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在放射科越快越重要[2]。因此,本文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100例放射科患者,评价了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8例选取放射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为(48.5±4.3)岁,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21~76岁,平均年龄为(49.2±3.5)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了术前讲解放射科相关知识,日常生活与身体的护理,时刻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注意休息;

观察组给予PDCA改善循环法管理。①计划,建立质量管理小组,探讨分析放射科出现的问题,提出问题,拟定相关质量衡量标准。②执行,注重培养放射科成员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及态度,督促其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宣传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加强医护人员间的交流,改善医护关系。③检查,定期并严格按照相关质量标准检查护理工作,积极改进不足之处。④处理,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护理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监督执行和检测,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提高质量水平。

1.3评价标准

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待检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Fish精准检验。

2结果

2.1患者护理护理满意程度,待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待检时间为(24.8±9.2)min,对照组患者待检时间为(49.9±11.4)min,观察组患者待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为满意的共有46例患者,满意度为46/50(92.0%),对照组为37/50(74.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共有4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位4/50(8.0%),误检/退检有1例,投诉有1例,争执/暴力事件有1例,碘过敏反应有1例。对照组共有10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位10/50(20.0%),误检/退检有1例,投诉有2例,争执/暴力事件有2例,碘过敏反应有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统计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者能够接受优质的护理服务首先需要护理安全,护理安全也是护理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3]。放射科护理工作相对薄弱,众多因素会影响放射科的安全。近年来研究证实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通过实施PDAC循环法的能够加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步骤,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统一了护理工作的方法,使其更具条理性,从而将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4]。梁等[5]选取120例放射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证实了PDCA改善循环法用于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突出,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收集了100例放射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实施PDAC改善循环法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后患者待检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将PDAC改善循环法应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待检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价值,这一研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丹,孙秋华.PDCA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6):147-149.

[2]金俏俏,李露洁,钱双双.PDCA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106-107.

[3]王升凤.PDCA法在提高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2).

[4]张芳,张红.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77-78.

[5]梁俊丽.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