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帮"中医药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樟帮"中医药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发展

王鹏

王鹏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人民医院辽宁省大连市116224

摘要:"樟帮"中医药文化发展已经具备很长历史,学习其文化精神,能促进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为中医药的实践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因此,在文章中,通过对"樟帮"中医药文化精神特质的分析,探讨"樟帮"中医药文化精神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樟帮";中医药;文化精神;发展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渐积累的,是思维与价值的完美呈现。"樟帮"中医药文化是将樟树地方文化作背景。樟树在中医药实践中,具备良好的学术思想和经验,也能达到充分应用。因此,掌握"樟帮"中医药文化具备的精神特质,将其与现代先进手段进行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能为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保障,对我国新时期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也具备十分必要的意义。

一、"樟帮"中医药文化的精神特质

"樟帮"中医药文化的历程更长,在早期就已经开始了原始医药活动。药祖促进樟树民间医药活动的形成。经过人们的研究和长期实践,能够学习药材,认识药材等。当时,人们还将樟树认为是抑制洪涝灾害的因素,经过一些就医者的研究,逐渐将其引入到专业药材行业中。到唐代,药材交易更为频繁,樟树的应用规模逐渐壮大。在樟树医药产生后,也引进了大量的名医、制药专家等,为药材的加工、经营和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在文章中,对"樟帮"中医药文化具备的特质精神进行分析,掌握其优势,保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帮规精神

帮规为企业文化的主要体现,为"樟帮"中医药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樟帮"内部,无论哪种人员,都要禁止嫖娼、赌博等不良因素。在工作和学业中,要养成勤奋精神,懂得吃苦耐劳,具备更高的职业情操和性格[1]。

(二)医药相济

"樟帮"的体现,遵循着天人共鉴。在饮片配方中,选择质量更高的材料。在中药炮制中,尽管工序较为复杂,也要促进工作的规范完成。在药材和成药交易中,要按照一定期限交货,确保诚信理念的渗透。在"樟帮"历史上,多为医药一体化,在"樟帮"内,不仅要学习行业规则,掌握炮制方法,还要学习与中医药相关的理论知识。

(三)精益求精

通过对"樟帮"发展进程的分析,在对医药市场和技术进行开发的基础上,要具备较强的毅力和信心。无论"樟帮"发展到何种地位,都需要对传统的药材炮制技术传承。该技术的重点为精益求精,多在炮制工具、材料和工艺方面,都要具备不同的发展模式。

(四)救死扶伤

"樟帮"具备医药救济特点,存在的医药道德和技艺更精湛。在一些高温季节,可以为人们提供免费的解暑药,也能为人们提供较大方便。同时,"樟帮"还具备传统精神,不仅能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稳定发展,也能为中国革命奠定基础条件[2]。

二、"樟帮"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形式下,中药和中医在形式上是相同的,都是基于哲学理论作为基础条件,保证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尤其是中药药性理论,其包括用药的注意事项、应用术语和功用概括等,将其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都能有效传承。中医药在本质上具备五点特征。第一,科学性,通过人们在实践中的长期分析,其发展形式更完善,医药学理论、实践体系等学科都是独立的,集合了自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等。第二,经验性,通过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合,能保证中医药理论体系更独特,也能其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比如:"樟帮"中医药炮制技术。第三,技术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主要部分,是思想哲学的融合。第四,原创性,"樟帮"的创立和研制为葛洪,是原创的典型代表。第五,产业化,樟树具备的药材种植规模较大,随着其种植面积的增加,中药产量也在提升。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医药企业不断增加,医药品种更为广泛。医药科技实力的逐渐增强,为樟树的种植区域也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3]。

(一)"樟帮"具备的卫生资源

将"樟帮"中医药文化保留,发展“老字号”模式,要加强对品牌的关注。比如:“仁和”“妇炎洁”等较为著名的品牌。当前,“樟树黄栀子”已经被列入到国家的产品保护行列,达到了"樟帮"的品牌化建设[4]。

(二)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更丰富

通过对处理、贮存以及应用等多方面的借鉴和研究获得更多经验。比如:饮片的加工,具备独特风格,在探究中,能达到工艺和技术的有力传承,也能保证"樟帮"中医药文化精神特质的形成,达到继承和发扬。在对原有的中药饮片进行生产过程中,保证"樟帮"中医药传统技术和工艺优势的发挥,也可以引进现代技术,促进加工原理的研究,在这种程度上,不仅实现了"樟帮"独特工艺的应用,也达到大规模生产。樟树为我国著名的中药材,其影响更大。在中药材市场上,通过多方面的科技分析,为其构建网络平台,在推进中医药建设与发展下,为中医药产业的稳定进步提供强大保障。

(三)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挖掘

加大力度构建中药材种植养殖地区,需要对现代药农科技示范区域进行规划,打造中药生态园区。同时,通过微生物的转化,能达到废弃物的再次利用。通过中药流通能力的提升,可以对中医药进行渗透,保证多方面文化和"樟帮"中医药文化的结合。基于自然、人文资源以及历史文化的应用,实现综合开发,也能展现出健康的旅游体系[5]。

总结

通过以上对"樟帮"中医药文化特质精神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樟帮"具备独有的卫生资源优势,也涵盖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所以,对其充分挖掘,确保其精神特质的发挥,具备很大的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建芽,龚千锋."樟帮"中医药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发展展望[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03-105.

[2]张凌,罗晶,雷志强.白芍樟帮与其他炮制品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测定[J].中国药师,2008(12):1403-1405.

[3]温慧玲,程齐来,廖梅香,等.樟帮法炮制吴茱萸样品的指纹图谱[J].光谱实验室,2013(1):298-302.

[4]龚千锋,易炳学,钟凌云.“樟帮”中药炮制特色及现代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西中医学院,2008:1-3.

[5]方小华,谢一辉,姚冬琴,等.不同发酵时间对樟帮枳壳饮片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