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

陆敏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素质差,并发症多,因此在麻醉手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对其造成的影响。目前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两者结合以及全身麻醉法。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麻醉手术的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但是如何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老年患者;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老年手术患者增加。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严重,手术过程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选择对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的手术室工作经验,对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选择分析如下。

一、术前用药及麻醉方式的选择

对老年患者而言,要选择全身麻醉还是部分麻醉,还根据其患病特点、身体状况和医院麻醉设备等多种因素而言,并以准确、安全为基本原则。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要以不对患者器官造成危害为首要原则。针对高龄患者,要适量使用麻醉药,重点防止麻醉药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影响。通常年龄大于70岁,麻醉药物要减到正常的一半,尽量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目前,可用于老年麻醉的药物主要有吗啡、哌替啶等。另外,在抗胆碱药物的使用时需要认真考虑,以免药物使用后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谵妄症状。

二、不同麻醉方法对比

(一)硬膜外麻醉

心血管疾病患者对药物的要求较高,心率过慢的患者要在手术麻醉前静脉注射阿托品,减少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在硬膜外麻醉手术时,同样要选择少量的麻醉药物,在麻醉手术操作上,要选择局部麻醉方式,并且向椎旁间隙扩散的量减少。老年患者骨骼受损几率大,只可采用旁引法。具体方法为放开静脉通路,患者仰卧位,注入适量的利多卡因,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情况可适量增加药物并延长给药时间。由专业护士陪护,保证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检测心肺功能,一旦出现剧烈疼痛以及其他不良症状,要及时解决。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目前所采用的硬膜手术麻醉方式为外腔微泵持续给药,可以使药物输送更加稳定,减缓注射速度,使麻醉效果最佳并带来最小的并发症,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二)蛛网膜下腔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又称为腰麻或者脊麻,是医学临床手术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使用的麻醉药物相对较小,针对老年患者脊柱特点,还应在规定药量基础上适当减少。但是老年患者对于蛛网膜下腔组织的敏感性同样较高,尤其是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麻醉过程要注意监护问题,发现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变化,需要及时处理或通知手术医生。在无法完成一次性注射时,可选择小剂量多次注射。

(三)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

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主要应用于患者的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中,通过近几年的手术临床数据显示,该麻醉方法的效果较高,并且安全性高,术后发生其它并发症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其主要优点在于缩小了患者血管扩张的范围,使患者循环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四)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的优点是可以在手术中保持供氧充足,麻醉的深浅度易于控制。但是该麻醉方法具有一定的缺点,如在气管插管、拔管等过程中容易导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操作会引起患者循环系统的剧烈波动,出现心血管疾病。在使用过程中,循环系统的反应较大,在药物选择上要注重搭配,防止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因缺氧、咳呛等因素中断手术。一般我们在全麻手术中所选的药物为芬太尼2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0.05-0.15mg/kg。其中丙泊酚可起到活跃神经系统的作用,扩张血管防止心血管类疾病出现。但是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明显下降,属于正常现象。琥珀胆碱的主要作用是放松肌肉,但是可影响老年患者的心跳速度和颅内血压值,依托咪酯药物的对于心血管的抑制作用较小,将其与瑞芬太尼联合使用可抑制插管反应,提高麻醉效果,促进血液流动,因此作为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其优点还在于无需插管,减少了痛苦。可以在保证患者自主呼吸的情况系进行手术,提高患者配合度,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较小。但是插管前尽量不要使用肌松剂,以使患者的胃部保持在紧张状态,有效的防止反流的发生。

三、术后并发症处理

对老年患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探讨主要是减小并发症,提高手术效率。目前,不同麻醉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尚不能确定,但是医学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过程中表现来确定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选择以及用量选择。一些研究表明,术后镇痛可以有效保护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在提高心血管功能上,镇痛使患者新心跳速度处于正常状态,降低了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研究者认为,患者疼痛时儿茶酚胺等应激激素释放量将增多,进而刺激心血管系统,提高其活性,这是术后镇痛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原理。硬膜外镇痛通过阻滞神经纤维来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程度。术后镇痛对呼吸系统的保护作用显而易见,大量临床手术结果证明,镇痛保持患者肺部健康,减少肺部并发症,阿片类药物对患者肺部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保持肺部呼吸顺畅,降低感染几率。术后镇痛具有凝血功能,纠正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对深静脉血栓的控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老年患者消化功能弱,同硬膜外镇痛可有效阻滞交感神经系统,提高胃肠蠕动能力,促进患者胃肠消化能力的提高,对于75岁以上高龄患者而言,可有效的降低胃肠疾病和心脏疾病的发生,减少手术意外事件。在多个老年患者麻醉手术结果中,老年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均被提到,而镇痛的效果也得到证实。术后镇痛除了具有上述作用之外,还可以促进皮质醇、胰岛素、血糖保持的提高,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维持在正常水平,提高手术安全性。

四、总结

总之,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要注重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的选择,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麻醉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要防止疼痛、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给予适当的麻醉药物。保证老年麻醉手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倩,刘莎莎,贾乃光.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老年患者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5,9(3):661-665.

[2]刘文奇.硬脊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4,19(3):221-223.

[3]腾汝阳,张伟,李丽.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有道药物的选择[J].山东医药,2014,45(12):17-19.

[4]陈少阳.小剂量硬膜外阻滞负荷全麻在高龄患者麻醉中的[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29(11):11-18.

[5]田春,李敏,王中林,等.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术中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5,44(6):845-847.

[6]王家伟.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进展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2):196-198.

[7]李帅,王坤,王国年.老年人开胸手术麻醉管理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37(8):746-750.

[8]龚华.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109-111.

[9]谢玉珍,王震,李晶莹.不同麻醉药物对颅脑损伤老年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53-55.

[10]郭春燕,吴莉.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4):479-480.

[11]符明君.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3,33(14):3479-3480.

[12]郭英,肖庆华,胡德念,等.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6):722-723.

[13]张玥,王东信.全身麻醉药物选择与老年手术患者预后:吸入麻醉还是静脉麻醉[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6,37(8):736-740.

[14]张铁峰,柴金花,李颖,等.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5):372-375.

[15]吴友华,林俊杰,梅雨柳,等.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术期不同麻醉药物对呼吸力学与炎症反应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5):64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