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代金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代金香

代金香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疼痛科301900

摘要:目的:探索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手术麻醉后复苏120例患者(在2016年8月22日至2017年8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精细化管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干预,有6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医疗水平(95.38±2.74)分、服务质量(97.22±1.05)分、服务态度(96.85±1.74)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麻醉后复苏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手术;麻醉;复苏;护理管理

麻醉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了提高安全性,需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早期的常规护理管理缺乏针对性,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对此部分学者提议实施精细化管理,其具有科学、先进、安全的护理理念,属于一种上下共同追求极致的精细化思维方式,在患者应用和护理发展中均具有较高利用价值性,同时也是患者术后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保障[1]。而本文旨在探索手术麻醉后复苏患者实施不同管理方式的价值性,如下文所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120例在2016年8月22日至2017年8月22日期间收治的手术麻醉后复苏患者作为本次实验人员,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60例。入选标准:(1)患者均无麻醉药物过敏现象;(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试验;(3)患者均存在手术适应证。

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包括28例,女性包括32例,平均年龄为(58.41±2.47)岁;疾病类型:25例患者为胃肠道手术,10例患者为大面积烧伤,25例患者为胸部手术。

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包括29例,女性包括31例,平均年龄为(58.53±2.78)岁;疾病类型:24例患者为胃肠道手术,12例患者为大面积烧伤,24例患者为胸部手术。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存在对比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每月对医务人员进行一次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1)在复苏室(恢复室)的精细化管理:麻醉恢复室又称之为PACU(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其能够利用各种监测仪器和设备,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和监护,从而及时发现麻醉、手术后的并发症,利于及时发现、预防,从而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为了方便医务人员工作,麻醉恢复室需安置在合理位置,满足患者术后复苏需求。为了及时处理患者危及事件,需安排专人每日记录、管理各药品、仪器、监护仪、设备等物品,并保证定量、定位、定类的交接[2]。

(2)专业技能精细化管理: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异常之处,需由手术室N3级专科护士承担,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水平。为了提高其麻醉业务素质,需送入上级三甲医院短时间内学习培训或进修,从而促使医务人员具备独立操作急救用物、生命体征监护仪、麻醉检测仪等操作技术,掌握急救复苏技能和知识,熟悉复苏、麻醉专业知识理论,并了解各项监测数据的正常值范围和数据含义,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通报、告知、处理。同时还可通过网络学习、优秀杂志刊物、学说会议等途径掌握麻醉方面相关知识,并利用客观、思维动态模式判断病情变化[3]。

(3)流程精细化管理:为了制定出科学、全面的转出或转入流程标准,需开启头脑风暴模式,由科室人员共同制定,并在每月组织一次培训会,从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流程、标准的执行力[4]。

(4)考核精细化:需明确考核扣分分值、内容比重、标准、意义、目的,每周考核一次,并在月底统计考核结果,执行以下流程:发现问题-确定因素-实施方案-调整-评价-持续改进[5]。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医疗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虽然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手术方案逐渐完善、微创,但仍存在创伤性操作,对机体可造成严重应激反应,加重机体痛苦,为了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加强护理管理干预,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紊乱现象发生[6]。

精细化管理是在优质护理服务基础上研制的,能够加强复苏室流程、质量、药品、仪器、设备、环境以及医务人员的管理,从而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时纠正不足之处。本次试验加强考核、流程、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利于护理方案的不断完善,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操作能力和素质水平,保障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陈进芬、吴丽平、梁月兰等学者在《PDCA管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中的应用及护理》[7]一文中,证实了加强麻醉复苏患者的管理工作,能够降低脱管、低氧血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提高服务质量。

总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个性化等特点,用于手术麻醉后复苏患者中,能够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逢玲,冯艳秋,赵曰云,等.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择期手术患者应激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0):1165-1168.

[2]舒惠萍,杨洁,罗小平,等.时间位点管理在麻醉与复苏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3,48(6):183-185.

[3]黄小燕,王乐洁,黄晓红,等.麻醉复苏室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39(5):52-53.

[4]詹惠敏,黄瑞晓,钟帝钦.综合气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2):65-67.

[5]薛吉导.术后患者复苏期的精细化管理状况研究[J].保健文汇,2017,86(11).

范里莉,韩旭,王炬,等.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气道管理探讨[J].海南医学,2011,22(17):94-95.

[6]揭国丽.PDCA管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中的应用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72-173.

[7]陈进芬,吴丽平,梁月兰,等.PDCA管理方法在麻醉复苏室气管脱管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4,56(13):89-91.

作者简介:代金香,女,主管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