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剖宫产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应用

李国金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妇女儿童保健中心30027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从2010年2月-2011年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中随机抽选60例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单纯组,每组各30例,其中单纯组30例产妇均单纯使用传统麻醉法,联合组30例产妇则在单纯组基础上联合腰麻,分析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采取腰麻联合传统麻醉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麻醉效果

在临床上除了自然分娩之外,常见的分娩方式就是剖宫产,这种分娩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巨大儿、妊高症、难产等难题,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麻醉环节极为重要,对产妇进行麻醉的时候不仅要确保麻醉的效果,而且还要确保麻醉剂量、麻醉药物、麻醉方式的合理性,避免麻醉对母体及胎儿造成影响[1]。常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但是这种方式麻醉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剖宫产术术前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其镇痛的效果较好,麻醉起效较快,不会对产妇及其腹中胎儿造成影响,是目前剖宫产术最佳的麻醉方式[2]。为了比较单纯硬膜外麻醉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60例行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最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价值,现将结果进行总结,并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研究资料

在2010年2月-2011年2月这一期间因患妊娠期高血压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中选择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23岁-36岁,均值是(29±5.3)岁,孕周在35至40周之间,均值为(37±2.3)周,45例为初产妇,15例为经产妇,均为单胎妊娠,所选产妇均在相关临床检查下被明确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已将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甲亢、糖尿病、心脏疾病等产妇排除在外。为了便于对照,随机60例产妇进行如下分组:单纯组(30例)产妇均实施传统麻醉法、联合组(30例)产妇均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两组产妇一般性资料进行客观比对,未见突出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麻醉方法

单纯组:单纯组30例产妇均采取单纯的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的时候经过产妇L1-L2椎间隙的硬膜外腔进行穿刺,头侧置管3cm-4cm,然后注射4ml2%的利卡多因,并观察产妇是否出现腰麻现象,如果未出现则再次注入10ml-20ml2%的利卡多因,然以继续观察产妇的麻醉反应,根据其实际麻醉情况追加适量的利多卡因,并根据产妇术中反应给予相应的麻醉镇痛[3]。

联合组:联合组30例产妇均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于产妇L2-3椎间隙处穿刺,穿刺成功之后借助25G的腰麻针对蛛网膜下腔实施穿刺,针尖达到下腔之后抽出针芯放出脑脊液流后根据产妇情况注入4ml-6mL的布比卡因,拔出穿刺针后置入3cm-4cm的硬膜外导管并固定,取产妇平卧位,用针刺法对其阻滞范围进行测定,给药十分钟之后若阻滞平面依旧低于T10则通过硬膜外腔继续注入4ml-6mL的利多卡因,直到阻滞平面到达T8-10时即可进行手术[4]。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整个手术过程当中两组产妇麻醉起效的时间、恢复的时间以及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其中产妇麻醉效果优为:手术切皮无痛感,肌松好,整个手术中产妇无反应;良好为:手术切皮无痛感,术中伴有轻度的牵拉痛,产妇肌松较好;差:手术切皮疼痛显著,肌松差且有牵拉痛,需要辅助用药之后才能继续手术。并对于用药前(T0)、用药后5分钟(T1)、15分钟(T2)、停药时(T3),分别对两组Ramsay计分、HR值、SBP值及其DBP值等动态测定。

1.4统计学意义

本组研究所获数据均借助统计软件SPSS18.0来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为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

单纯组产妇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分别为(8.24±2.23)min、(101.20±23.88)min;联合组产妇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分别为(3.24±1.23)min、(62.2±23.45)min,联合组产妇麻醉起效的时间与恢复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单纯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

联合组产妇麻醉效果为优的有20例,良好的为10例,麻醉效果达到100%;单纯组产妇麻醉效果为优的有10例,良好为15例,麻醉效果为83.33%,联合组产妇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产妇术后均有不良反应发生,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单纯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两组产妇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对比,结果显示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通过对症处理之后不良反应完全消失,详情见表一所示:

2.4两组患者麻醉指标分析

T0阶段,单纯组Ramsay计(1.9±0.1)分,HR值(88.1±8.0)次/分钟,SBP值(122.9±6.3)mmHg,DBP值(67.0±5.2)mmHg,联合组分别是(1.9±0.1)分、(123.0±13.8)mmHg和(66.3±7.6)mmHg;T1阶段,单纯组:(2.6±0.7)分、(77.3±4.2)次/分钟、(122.6±7.1)mmHg、(66.3±5.0)mmHg,联合组:(2.1±0.3)分、(82.1±9.8)次/分钟、(122.0±7.3)mmHg、(67.1±6.1)mmHg;T2阶段,单纯组:(2.7±0.5)分、(76.9±4.1)次/分钟、(118.7±4.2)mmHg、(67.6±5.0)mmHg,联合组:(2.8±0.6)分、(81.0±11.0)次/分钟、(121.8±7.9)mmHg、(64.3±8.6)mmHg;T3阶段,单纯组:(2.8±0.5)分、(77.0±2.9)次/分钟、(119.0±3.0)mmHg、(67.0±4.1)mmHg,联合组:(3.4±0.7)分、(75.9±7.9)次/分钟、(112.0±9.6)mmHg、(60.8±6.9)mmHg。较之T0阶段,联合组DBP值及SBP值在T3阶段均下降,同时HR值在T2与T3阶段下降(P<0.05);单纯组HR值在用药后均明显下降(P<0.05);较之单纯组,联合组DBP值在T2与T3阶段均降低,而SBP值在T3阶段降低(P<0.05);较之T0阶段,联合组Ramsay计分在T2与T3阶段均上升(P<0.05),而单纯组在用药后均上升(P<0.05);较之单纯组,联合组Ramsay计分在T1阶段下降,而T3阶段则上升(P<0.05)。

3.讨论

剖宫产能够提高分娩率,是妇产科临床中常见的分娩方式。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之前,首要环节就是麻醉,良好的麻醉效果能够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剖宫产术对麻醉镇痛效果的要求较高,需要在确保镇痛效果的同时,还应确保母婴不会受到影响[5]。传统的麻醉方式主要为硬膜外麻醉,这中麻醉方式的操作比较简单,影响小,但是麻醉起效的时间慢,且阻滞不全需使用大量的药物,会对产妇及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为将腰麻与传统外麻联合之后,则显著加快了麻醉起效的时间,且具有镇痛效果、肌松良好等优势,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更为广泛[6]。

本组研究中,单纯使用传统麻醉法的单纯组产妇,麻醉起效的时间以及恢复的时间、麻醉效果等均不及联合组,两组均有轻微的呕吐等不良反应,但经过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完全消失,可见,联合腰麻与传统的硬膜外麻,对于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灵召.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5,16:95-96.

[2]陈丽蓉,赵丽丽,唐秦,倪忆媚,杨明.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01:25-26.

[3]付晖,武建,叶玉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15:99-101.

[4]黄绪慎.不同麻醉方式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639-4640.

[5]李晓燕,范亚会.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23:175-176.

[6]孔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中的应用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06:867-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