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不同药物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比分析

杨传松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析不同药物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均的对比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多重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n=39)和观察组(n=39)。行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参照组,行头孢哌酮、磷霉素联合治疗观察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茵感染患者行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阿米卡星;磷霉素

伴随近几年广谱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愈发广泛,使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各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增加。铜绿假单胞菌不仅在院内感染中属于常见病原菌,而且它也是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易导致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提高,以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1]。由于目前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此,本研究以多重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经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病例时段,选取多重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射不同组别,即参照组与观察组。在参照组39例患者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31-64岁(49.6±2.5)岁。在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32-65岁(50.4±2.6)岁。把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P>0.05),数据间可比较。供应室中共有工作人员8名,其中男2名,女6名,包括工人2名,护士5名,1名护士长,消毒员1名;年龄38-50岁,平均年龄(45.2±0.6)岁。

1.2方法

行头孢哌酮(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g)、阿米卡星(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H31021774;2ml:0.2g)联合治疗参照组,向25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内加入4g头孢哌酮,以静滴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2次·d-1;向25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内加入80mg阿米卡星,1次·d-1。行头孢哌酮、磷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H19993975;1g)联合治疗观察组,向10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内加入4g磷霉素,待静滴完成后1小时,马上向250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内加入4g头孢哌酮,并以静滴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2次·d-1。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为2周。予以所有被选患者10g谷氨酰胺颗粒,每日2次,治疗时间为2周;此药物的应用,不仅能对道黏膜屏障进行保护,对真菌感染实施预防,而且还能使免疫力提升。

1.3评价标准

依照《临床疾病治愈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对治疗后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评定,患者的临床病症已基本消失,细菌完全清除,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显示正常为痊愈;患者的临床病症逐渐向正常恢复,用药过程中细菌培养呈阴性,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得到改善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病症有所缓解,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显示有所缓解表示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未发生任何变化为无效。

为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次的数据分析统计,可依照SPSS2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以0.05为界点,当P大于界点值时无统计学意义;P小于界点值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76.92%为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4.87%(P<0.05)。表1示。

表1对比临床疗效[n(%)]

3讨论

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得出,相比行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对多燕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实施头孢哌酮、磷霉素联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此研究中,虽然菌株均不产酶,但又能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究其原因是,与加强主动外排机制,以及细菌形成生物膜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患者采取阿米卡星、头孢哌酮治疗,其疗效不佳。有研究显示,在体外,刘霉素能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通过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物,可对生物膜型铜绿假单胞菌能起到协同抗菌活性效果[3]。所以,针对多重耐药可能机制,临床选择具有抗菌增效作用等特点的磷霉素,如有较强渗透性,小分子,结构能稳定于体内等。除此之外,该药物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抗过敏及抗炎功效。其能将铜绿假单胞菌细胞壁进行破坏,有助于头孢哌酮进入其细胞壁内的靶位,将头孢哌酮进入细菌浓度增加,而且该药物还存在非致死性受损细菌的效果,使其能持续结合细菌靶位和抗生素,延长细菌恢复生长时间。另外,体外试验显示,对绿通假单胞菌行磷霉素治疗,其活性相对较高。

总之,给予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茵感染患者行头孢哌酮、阿米卡星联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曾为伦,吴海鸥,章如玲,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耐药机制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6,41(5):377-381.

[2]中国人员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治愈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3):387.

[3]钱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4):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