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王波海李琦唐揽玺王荣

邵阳第二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讨论患有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采用小剂量的尿激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90例脑卒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78%,并且两组患者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较为良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障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

关键词:小剂量尿激酶;进展性脑卒中;治疗效果

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或者脑梗死,是一种突然性的脑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疾病,发病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人,且发病率较高。引起该疾病的原因较多,主要的高危因素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有关,进展性脑卒中是指患者在值一段时间后,病情没有平稳,反而越来越严重,导致患者出现失语或者偏瘫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进展性脑卒中需要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的发[1],因此为了研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特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90例脑卒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均为进展性,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上述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不同成俗的肢体偏瘫、意识障碍以及面舌瘫等。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治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5.3±5.2)岁,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的患者为26例,在小脑部位的患者为9例,位于脑干的患者为5例,位于脑叶的为4例;观察组患者为45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67.5±4.3)岁,梗死部位在基底节区的患者为25例,在小脑部位的患者为10例,位于脑干的患者为6例,位于脑叶的为3例,两组资料在性别构成、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上述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包括降颅压,予以患者20%甘露醇200mL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同时予以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口服,入院当天剂量为300mg/d,随后改为100mg/d,根据患者的情况在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每次20ml,每天2次,观察组,本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小剂量的尿激酶进行治疗,将尿激酶和生理盐水进行混合,实施静脉滴注,每次25万u的尿激酶,在2h内滴注完。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在患者的腹部皮下进行注射,每天2次,每次4000u,治疗7d后,转为常规治疗。

以上患者一共治疗30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1.4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肢体活动正常,意识恢复。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肢体基本活动正常,在搀扶下可进行活动。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2]。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常规组的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7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现如今临床中关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因素为感染、血压下降以及糖尿病等,患有脑卒中疾病的患者,多数伴有糖尿病、动脉硬化以及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这无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而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病情呈现出逐渐加重,最后导致血管完全的堵塞,因此必须要加强治疗,而针对于改期间段的患者,临床中通常采用影像学监测以及超声监测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评估,以便于患者后续的治疗。而面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其主要的方向为抗血小板凝聚、溶栓以及改善患者微循环等[3]。

尿激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可以将纤溶酶原转变成为纤溶酶。纤溶酶可以有效的降低纤维蛋白凝块,缓解血液中凝血因子,进而达到溶栓的效果,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予以小剂量,就可以有效的溶解血栓,不断增加侧支循环,及时有效的挽救患者缺血部位的半暗带,恢复患者的血流情况,改善其组织的供血情况,同时还能降低血管的阻力,增加血流量,对患者的微循环也起到改变作用[4]。

在此次研究中,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78%,并且两组患者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均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笔者通过其结果看出,采用小剂量的尿激酶,能有效的缩小患者梗死面积,逐渐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可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以及病死率,保证患者健康,同时,针对于计量方面,如果对患者采用计量较大的尿激酶治疗,会增加患者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这样不仅不会起到治疗的效果,还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因此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安全性较高[5]。

总之,针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不仅不会给患者带来影响,还会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速部分血栓的容溶解,大大的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可在临床中使用。

参考文献:

[1]周艳.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50-151.

[2]杨宁,梁兵,蒲蜀湘,等.进展性脑卒中与血脂、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及降脂治疗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5):381-382.

[3]徐淑华,李彩华,郝翠香,等.颈动脉中低回声斑块与前循环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41-42.

[4]高丽娟.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效果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8):68-69.

[5]赵永军.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