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分析

李新武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400

摘要: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肺隔离症患者50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7例)。观察组采用采用全胸腔镜下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隔离症采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胸腔镜下手术;肺隔离症;开胸手术;临床分析

肺隔离症是较为罕见先天性肺疾病,是由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引发的肺囊肿症,该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由于发病率低、手术要求高,若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心衰、败血症、咯血等并发症[1]。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较长,近年来,电视胸腔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肺隔离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进一步分析和论证其价值,本文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肺隔离症患者50例,分组对比了开胸手术和全胸腔镜下手术的实施效果,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肺隔离症患者50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3.6±1.5)岁,病变部位为左下肺者15例,右下肺者8例,疾病分型为叶内型者16例,叶外型者7例;对照组患者27例,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3.3±1.4)岁,病变部位为左下肺者17例,右下肺者10例,疾病分型为叶内型者19例,叶外型者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灶部位及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具体方法:患者行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在腋中线第7肋间做1.5cm的观察孔,在腋前线第4肋间做3—4cm的主操作孔,在肩胛下角线第九肋间做1.5cm的副操作孔;打开下肺韧带,分离异常动脉,使用Hem-o-lok[2]结扎直径超过1cm的异常动脉,然后使用腔镜切割缝合器缝合处理,对于直径不足1cm的异常动脉,使用Hem-o-lok在远心端结扎1次,近心端结扎2次,然后使用超声刀切断;处理异常动脉后,对于叶内型肺隔离症需进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于叶外型肺隔离症需进行全胸腔镜下隔离肺切除术;术毕留置胸管,常规关闭胸腔。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以后外侧为切口,叶外型肺隔离症实施隔离肺切除术,叶内型肺隔离症实施肺叶切除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均使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表示,当P<0.05时,所得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中肺部感染1例,未发生肺不张或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为4.35%(1/23);对照组中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2例,心律失常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6/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隔离症首选手术治疗,叶内型无独立的脏层胸膜,而叶外型有独立的脏层胸膜,对于叶内型一般采用肺叶切除术,对于叶外型一般采用隔离肺单纯切除术。肺隔离症是由于发育过程中,肺组织和气管支气管交通堵塞,导致胸主动脉和肺主动脉之间分支供血异常,表现为反复性肺部感染、咳痰、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咯血。

在过去,一般使用开胸手术治疗,但是由于创伤大、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且术后恢复速度慢、并发症多,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全胸腔镜下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的优势[3],现已经成为了国内外治疗肺隔离症的主要方法。全胸腔镜下手术的适应症为存在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叶内型肺隔离症,存在明显症状的叶外型肺隔离症,和患者虽然未出现明显症状,但有肺内阴影、肺囊肿、肺癌等情况。肺隔离症虽然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由于病灶位置出现反复感染,导致胸腔内粘连情况十分严重,胸腔镜能够有效处理胸腔粘连情况,显示出细致的手术解剖结构,从而避免了对健康肺的损伤[4],降低了术中出血量,无需反复清洁手术视野,手术速度较快。同时,全胸腔镜下有多个操作孔,操作无盲区,手术视野充分暴露,这位医生的判断和操作提供了便利。

胸腔镜手术是适用现代化摄像技术,在微小切口下完成复杂胸内手术的一种方法,其改变了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理念。手术中,医生只需将摄像头放入患者胸腔内,即可显示出胸腔内细微的结构变化,其比肉眼观察更加的灵活和清晰。从术后恢复效果来看,大多数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切口恢复良好,疼痛程度较轻,且不影响美观,患者的接受度较高。但是,由于临床上关于该手术的研究比较少,手术过程中会遇到无淋巴结清扫等问题[5],且对于反复肺部感染导致严重胸腔粘连的情况也无法确保操作的准确性。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胸腔手术代表了胸外科手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其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应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肺隔离症采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宜楚,迟明友,汪笑冬等.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疗效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6,22(04):311-313.

[2]鲁勇国,万志渝,李晓明等.13例肺隔离症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总结[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04):560-562.

[3]宋承军,王志田,包飞潮等.肺隔离症胸腔镜手术治疗相关策略[J].浙江医学,2014,36(01):33-35.

[4]王俊峰,代雨,付玉东等.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疗效对比[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04):325-328.

[5]洪淳,俞钢,郭雪贞等.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对比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6,15(04):33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