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于庆媛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3015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神经内科病房;应用效果

神经内科病人大部分年龄较大,病情相对较为复杂,住院时间较长等,极易造成病人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必须要对病人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使病人痛苦明显减轻,对病人的康复与治疗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各57例。当中,观察组男34例,女23例。年龄在62-84岁,平均在71.4±5.2岁;对照组男35例,女22例。年龄在63-85岁,平均在72.8±6.3岁。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

1.2.1环境护理

病房环境是病人在治疗过程当中的主要场所,为病人提供一个温馨护士的住院缓解,营造一个人性化的住院环境,使病人保持轻松,使不良情绪得以明显缓解,对病人机体恢复以及治疗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2.2心理护理

因为长时间的住院以及治疗,病人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临床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与交流,建立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使病人消除负性心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1.2.3健康宣教

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以及其亲属采取健康知识讲解,使病人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1.2.4饮食护理

临床医护人员要满足病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从病人的每个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病人多加进食高蛋白和高纤维的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每日钠盐控制量在6g以下,戒除烟酒,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

1.2.5专科护理

临床护理人员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病理改变部位,对病人初期患肢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患肢关节被动活动,对病人采取按摩,同时鼓励病人进行主动训练,以免关节僵硬以及肌肉萎缩,对肢体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一共有57例,完全掌握一共有30例,一般掌握一共有25例,未掌握一共有2例,掌握率为96.49%,对照组一共有57例,完全掌握一共有27例,一般掌握一共有22例,未掌握一共有8例,掌握率为85.96%,观察组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注:b:与对照组对比,P<0.05

3讨论

目前,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使护患关系呈现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能够使病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临床护士给予治疗以及康复训练,临床当中必须要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2]。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3],人性化护理干预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根据病人的具体需求,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加速病情恢复的进程,以免发生护患纠纷。另外,临床护士需要高度重视护理的重要性,培养自身服务竞争意识,尊重病人的人格,增强对患者的关心与照顾,使病人在身心方面都可以得到满足。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一共有57例,完全掌握一共有30例,一般掌握一共有25例,未掌握一共有2例,掌握率为96.49%,对照组一共有57例,完全掌握一共有27例,一般掌握一共有22例,未掌握一共有8例,掌握率为85.96%,观察组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冯军,侯丽,曹俊杰,等.炎性脑脊髓病合并褥疮患者在神经内科的人性化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0(30):3884.

[2]刘炜,李萌.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31):163.

[3]白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