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徐卫娟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宜兴2142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运用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80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吸痰次数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ICU人工气道患者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吸痰次数减少,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品管圈工作模式;ICU;人工气道

通常情况下,ICU患者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其目的主要为使气道保持通畅,改善呼吸功能。但是建立人工气道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或创伤,诱发诸多并发症如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以及咳呛等,影响治疗效果,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本文对ICU人工气道护理中运用品管圈工作模式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22-68岁,平均(44.8±10.4)岁,24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其中28例为呼吸衰竭、22例为脑出血;观察组中27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年龄26-72岁,平均(46.9±12.5)岁,其中29例为脑出血、21例为呼吸衰竭。两组的疾病类型、性别比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即按照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吸痰、气道以及口腔护理,对患者的表现进行密切观察,重视气道湿化,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品管圈工作模式:①成立品管圈小组:由专业护士、资深护士以及护士长组成品管圈小组,其中组员为专业护士,副组长为资深护士,组长为护士长,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组织小组成员参与学习和培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巧;②确定护理目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目标进行制定,将“降低人工气道对患者的影响”作为目标,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控制,并且及时分析和总结现阶段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识别护理不良事件的方法,正确处置突发情况;③加强护理评估: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护理细节提出建议与意见,对患者及家属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征求,组织小组成员开会,对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科学评估护理方法的可行性;④及时整改: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进行整改,尽量优化护理效果,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血氧饱和度异常、痰痂形成以及意外脱管等不良事件,应该重点加强护理,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并且与患者的病情相结合,合理调整护理措施,从而实现临床护理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黏膜出血、肺部感染、气道阻塞以及咳呛等,并且记录两组的吸痰次数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4.5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而组间计数资料对比则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日吸痰次数较少,且住院时间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指标对比(X±s)

3.讨论

通常情况下,ICU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后,容易增加气道接触各类病原菌的几率,增加发生咳呛、气道阻塞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所以良好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1]。品管圈工作模式作为高效的一种护理模式,主要指的是由互补、相邻或者相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发自动地组成一个团体,集思广益并互相合作,将相应活动程序作为基本依据,从而有效控制护理质量[2]。有研究发现,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运用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以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准确评估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及时发现问题,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3]。同时,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以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细节的建议和意见作为基本依据,不断调整护理措施,完善护理细节,有效控制护理薄弱点,使护理质量得到改善,使护理效果提高,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26.42%,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日吸痰次数少,这一结果与庞流芳[5]研究报道一致,提示品管圈工作模式运用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运用品管圈工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吸痰次数,另一方面还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使住院时间缩短,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珊.品管圈工作模式在50例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6(12):134+136.

[2]罗菲菲.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0(11):160+162.

[3]郭学珍,方敏,邓春艳,马小芳,张浩明.品管圈活动在ICU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05(9):824+826.

[4]袁方圆,王剑.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8(20):3607-3608.

[5]庞流芳.品管圈活动降低非机械通气病人人工气道堵塞率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6,04(12):475-47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