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技术应用于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腹部超声技术应用于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价值探讨

吕英

吕英

常德市第二中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探析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诊断中采用腹部超声技术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接收的9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采取腹部超声以及胃镜检查。分析腹部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腹部超声结果提示90例患者中脾脏增厚54例,脾静脉内径增宽56例,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56例。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8例,各指标检出率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呈正比。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诊断中应用腹部超声技术行之有效,临床价值高,可为疾病术前诊断提供可靠的指导。

关键词:临床诊断;肝硬化;腹部超声;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病[1],临床特点可表现为病程缓慢、起病隐匿以及代偿期无明显病症等,若不及时治疗,疾病进展到晚期会诱发诸多并发症,使患者因肝功能衰竭死亡。门静脉高压为肝硬化患者常见症状,持续性高压会增加血管活性因子,造成肝脏充血破裂,最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目前临床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手段较多,包括肝活检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诊断等,其中腹部超声具有无创简单以及重复性佳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各类疾病的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主要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接受腹部超声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9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全部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女性40例,男性50例,最小年龄39岁,最大76岁,年龄均值(63.48±4.0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3年,病程均值(1.26±0.21)年。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肝功能减退、门静脉升高等。疾病诱因:19例病毒性肝硬化,32例酒精性肝硬化,15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21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以及3例其他原因肝硬化。

1.2方法

腹部超声检查:告知患者保持仰卧位,对其脾静脉内径宽度、脾脏厚度与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仔细测量,并做好记录。

胃镜检查:告知患者检查前八小时禁食,用胃镜检查了解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及范围,明确是否存在急性出血表现,若患者有急性出血症状需立即采取止血干预。

1.3观察指标

脾脏增厚:脾脏厚度为4.1cm到8cm;脾静脉内径增宽:0.9cm到1.7cm(正常:0.6cm到0.8cm;轻度增宽:0.9cm到1.0cm;中度增宽:1.1cm到1.2cm;重度增宽:1.3cm到1.7cm);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1.4cm到2.1cm(正常:0.8cm到1.3cm,轻度增宽:1.4cm到1.5cm,中度增宽:1.6cm到1.7cm;重度增宽:1.8cm到2.1cm)。

1.4统计学方法

对获取的各组数据利用SPSS22.0展开分析,计数结果用[n(%)]表示,X2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检查结果

腹部超声检查:54例脾脏增厚,占比为60%;56例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占比为62.2%;56例脾静脉内径增宽,占比为62.2%。

胃镜检查:6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占比为75.6%。

2.2腹部超声与胃镜检查相关性

腹部超声检出率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门静脉主干增宽、脾静脉内径增宽以及脾脏增厚检出率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情严重程度为正相关。重度曲张患者脾脏增厚以及脾静脉内径增宽率与无曲张患者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硬化属于慢性肝病之一[2],病因复杂,为弥漫性肝损害,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死亡率较高。罗莉丽[3]研究指出,门静脉高压是晚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诱发肝硬化的因素包括酒精中毒、慢性感染、病毒性肝炎以及循环障碍等,而门静脉高压的发生与门静脉血流量的增加有密切的关系。尽早分析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准确,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意义重大。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手段也逐渐丰富,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能作为可靠指标,临床医师常通过电子胃镜对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具体表现仔细观察,以此了解并诊断肝硬化。尽管电子胃镜能有效且科学的诊断出肝硬化门脉高压,但部分早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表现不明显;另外,胃镜检查属于创伤性检查方式,对于耐受性不佳的患者来说,这种检查方式并不可行,甚至会对检查结果带来一定影响,因而胃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腹部超声检查技术日益成熟,并且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比健康人,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会表现出增宽情况,在门静脉内径大于1.3cm且脾静脉内径大于0.9cm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门静脉高压。与胃镜检查相比,腹部超声操作简单且价格低廉,患者检查依从性佳。

本组患者接受腹部超声诊断后,结果提示90例患者中脾脏增厚检出率为60%,脾静脉内径增宽检出率为62.2%,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检出率为62.2%;而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检出率为75.6%,并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与脾脏增厚、门静脉主干增宽之间呈正比,重度曲张患者上述指标检出率与未出现曲张的患者对比存在明显差距,P<0.05,说明腹部超声能对脾静脉与门静脉主干增大表现仔细观察,从而准确快速地确诊病情。

总之,腹部超声能对门静脉高压患者发病时的病理特点进行有效判断,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中的应用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樊长智.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8):132-126.

[2]李燕华.腹部超声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7):28-29.

[3]罗莉丽.腹部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