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许君艳

湖南航天医院产科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生产且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两组,其中顺产组产妇56例,剖宫产组产妇52例,分析两组产妇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前后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垂和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肉的肌力。结果康复治疗前,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子宫脱垂、阴道脱垂以及尿失禁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盆底功能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康复治疗后盆底肌肉肌力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Ⅳ级及以上肌力,顺产组明显优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均有影响,康复治疗均可改善盆底功能,但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后盆底功能改善更显著。

关键词:盆底功能;分娩方式;康复治疗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盆腔支撑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等造成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多见于产后的妇女[1]。有报道认为经阴道分娩会导致盆底的损伤,引起盆底功能障碍,而剖宫产可降低对盆底的损伤,避免盆底功能障碍[2]。我院为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康复治疗后的效果,特选取10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生产且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均为初产妇,单胎足月,排除尿失禁史、慢性咳嗽、慢性便秘、盆腔手术史、肥胖等患者。

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顺产组56例,年龄22岁~39岁,平均年龄(27.3±4.3)岁,BMI为23.5~28.3kg/m2,平均BMI(25.6±1.6)kg/m2,新生儿体重(3.3±0.6)kg;剖宫产组52例,年龄23岁~37岁,平均年龄(28.1±4.1)岁,BMI为23.3~28.7kg/m2,平均BMI(25.3±1.9)kg/m2,新生儿体重(3.3±0.4)kg。

比较上述两组患者年龄、BMI、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两组产妇均在产后8周开始进行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主要有盆底肌训练、低频电刺激疗法以及生物反馈疗法。(1)盆底肌训练[3]:训练前排空尿液,取平卧体位,张开双腿并屈曲,跟着呼吸的节奏调节肛门,吸气时肛门收缩持续6秒,呼气时肛门放松持续6秒,间隔6秒之后冲服上述动作,每次坚持30分钟,一个疗程为6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2)低频电刺激疗法:利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首先设置频率为30Hz,脉冲宽度为500us,,然后调整频率和脉冲宽度,设置为20~80Hz和20~320us,对产妇Ⅱ类肌纤维进行电刺激以恢复肌张力及肌力。每次20~30分钟,治疗2个疗程(12次一个疗程)。(3)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生物反馈设备,用阴道电极反映会阴部肌力、疲劳度等情况,训练产妇盆底肌肉的能力,治疗2个疗程(12次一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前后子宫脱垂、阴道壁脱垂和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肉的肌力。将盆底肌力分为6级,评价盆底肌肉40%以上收缩情况,0级为产妇收缩持续0秒;Ⅰ级为产妇收缩持续1秒;Ⅱ级为产妇收缩持续2秒;Ⅲ级为产妇收缩持续3秒;Ⅳ级为产妇收缩持续4秒;Ⅴ级为产妇收缩持续5秒及以上[4]。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文数据均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前,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子宫脱垂、阴道脱垂以及尿失禁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盆底功能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据相关报道,我国50%以上妇女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5],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更高,对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是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主要有盆底肌肉训练、电刺激疗法以及生物反馈疗法等[6],其目的主要是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延长其持续收缩的时间,增强盆底结构的支撑[7]。本次研究显示,剖宫产分娩并不能降低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经康复治疗之后盆底功能的恢复比经阴道分娩的较差。

综上所述,无论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分娩,均会对盆底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康复治疗可改善盆底功能,但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后盆底功能改善更显著。

参考文献:

[1]刘鹏,孙红霞.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5):507-510.

[2]勾玲会.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1):14-16.

[3]王文琼.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1):2905-2906.

[4]詹胜红.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26):72-73.

[5]彭一梅.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效果[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7,24(1):53-55.

[6]孔瑞敏.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6):179-180.

[7]史红霞.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