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实施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实施调查与分析

张紫安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000

摘要:目的:了解和实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能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防护措施的正确实施率为破安瓿为0,二是在血液中佩戴防护镜,体液飞溅,占1.7%。双手分七步洗手,占9.7%,脱下手套后及时洗手,占12%。影响医务人员实施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感染知识的知识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防护设施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人身保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护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促进职业感染保护的实现。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

引言

新的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继续发生,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由于医院环境的特殊性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性,医务人员往往面临着社会和医院感染的双重威胁。为了解职业感染防护现状及影响职业感染防护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整体防护能力,减少医院感染。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匿名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1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的医务人员600名。其中医生210名(35.0%),护士238名(39.7%),医技152名(25.3%);工龄1~5年172名(28.7%),6~10年232名(38.7%),10年以上196名(32.7%);本科及以上学历272名(45.3%),大学专科244名(40.7%),中专84名(14.0%)。[2]

2方法

参照原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GBZ/T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等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及法律法规,将制作一份统一的调查表,问卷将匿名分发。必须由自己完成,并在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00个,全部回收,有效问卷600份,有效回收率100%。[4]

3健康教育

有各种形式的职业感染预防和健康教育的干预对象。对所有干预对象的职业感染状况、职业暴露概念和职业暴露进行预防和正确处理。标准预防、安全注射等主要内容的核心内容是职业感染预防知识的综合培训和培训后测试。口腔医学部医务人员口腔操作中针刺伤害的预防与处理、职业感染的潜在危害及职业防护。在血液样本处理过程中,在生物安全和个人保护的过程中,对实验室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为便于携带和阅读的医务人员编写和分发《职业感染预防知识手册》。对干预对象的职业感染预防知识和行为进行现场指导和随机提问,提高健康教育对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预防的效果。

4结果

(1)医务人员掌握了职业感染防护知识。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

(2)职业感染预防措施有多种保护措施。其中,正确实现的最低速率是掰安瓿。(0)其次,当溅出血液和体液时,要戴上防护眼镜(1.7%)、工作时洗手的七个步骤(9.7%)、摘掉手套之后要及时洗手(12.0%)。[1]

5讨论

调查发现,医务人员对自己专业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充分,对职业感染防护意识薄弱,医院感染防护设备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完善,这些是阻碍保护实现的主要原因。职业感染的预防措施不完善,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防护行为不到位,可能导致严重感染。调查显示,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基层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并不全面。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中一个是“医院感染”没有被纳入医学院的必修课程,这导致一些基本的医务人员在实践前没有系统和完整的理解。另一方面,虽然医院引进了新人,培训了医院感染知识,但对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培训却没有实施。因此,医务工作者由于工作繁忙、轮班、休息等原因,往往不能参加培训,无法达到培训标准。虽然医院的医务人员是常规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的培训,但由于单一的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缺乏对教学实践的重视,培训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与此同时,对个人防护感染缺乏认识,自我保护的概念还不足以预防职业感染。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医务工作者职业保护知识的培训,以减少职业暴露于感染的风险。医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职业感染的危害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提高对保护措施的遵守。当职业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它是必要的,以避免感染的发生在最大程度上,尽早进行职业培训,规范治疗伤口接触,严格遵守预防措施和实施标准,有效降低职业暴露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预防和监督机制不完善,责任不到位,严重影响有效实施保护措施。因此,医院医务人员应建立职业安全监督机制,建立实施保障措施的效率机制,有效监督可以促进职业保护的实施。此外,防护装备不足和医疗防护装备不足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防护措施的实施质量。研究表明,提供方便有效的洗手液可以提高医务人员按照规定洗手的积极性。因此,医院应加强洗手设施建设,设置足量的洗手池、诱导水龙头、洗手液、消毒剂刷、纸巾,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总之,要加强职业感染防护教育,特别是在学校,加强职业感染防护教育的岗前培训,及时更新观念,克服和改变不良习惯,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完善医院感染监管体系和预防措施,建立职业安全保障体系,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水平,减少职业感染的发生。[3]

结语

综上所述,应加强职业感染预防教育,特别是加强对学生的保护教育和职前培训,及时更新观念,改变不良习惯,提高医务人员的保护意识,完善医院感染防控机制。建立职业防护体系,确保实施保护措施,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水平,降低职业性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杨连爱,陈娟婷.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情况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2):110-112.

[2]彭卫红,刘素球,谭萍.提高检验科人员职业感染防护依从性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8):140-141.

[3]刘素球,聂玉兰,朱子犁.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01):32-33.

[4]杨锦玲,张骥.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认知调查分析[J].贵州医药,2006(07):66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