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理护理在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手术中的应用

赵卫群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红河661400

摘要:目的探析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手术中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共48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4例,实施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24例,采用在其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其抑郁(SDS)、焦虑(SAS)情况。结果对照组经护理后SDS、SAS为34.10±2.51分、33.64±2.22分,观察组经护理后SDS、SAS为23.84±2.46分、22.28±2.75分,将其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将其心理情况有效改善,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手术

前言

心血管病目前在临床上属于有常见疾病中的一种,具有常发、多发等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的改变致使患者手术而对于该疾病,临床上常采用的治疗手法治疗[1]~[2]。虽然该手术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课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但是术后恢复效果则需要加入相应护理措施,促进恢复效果。因此,本文现就通过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手术中开展工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14:10,年龄范围处于44至68岁,平均年龄(52.61±2.59)岁。观察组:24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13:11,年龄范围处于45至67岁,平均年龄(52.58±2.7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差异不具有任何显著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包括健康教育宣教、用药、饮食指导、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等,而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给予热情友好的态度进行首次接待,避免其因医院环境陌生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并给予相应的措施进行疏导。再者,护理人员还应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宣讲,避免患者因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以及对治疗疾病的未知性,导致自身情绪产生不良情绪,如:焦躁、恐惧等。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全面了解患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的原因,并分析,结合其实际情况,积极的进行沟通、交流,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治疗自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全面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过程、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护理人员还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并给予安慰,积极鼓励其与其他患者展开交流。而且,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已治疗好的患者邀请进行交流,使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信心提升。此外,由于患者对于介入手术的方式不了解,因此,对于手术效果会存在质疑态度,导致手术开展加大难度。针对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并加强沟通、交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且,将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加强,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两者密切配合,能有效的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抑郁、焦虑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3],SDS达53分以上则可判断为抑郁、SAS达50分则可判断为焦虑,两者最高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抑郁、焦虑的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SDS、SAS,采用t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的SDS、SAS相比于观察组SDS、SAS较差,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我国医学上不断深入研究心血管疾病,发现使用介入治疗手术的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术后恢复等特点,并且,还能提升治疗效果。但是,为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在术后给予一定的护理措施是具有关键作用的[2]。而且,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人们对于法律、维权的意识加强,无论是患者自身还是家属人员,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要求。而且,由于心血管病病情较为凶险、变化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若出现意外,极易产生医疗纠纷,为此,必须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资料显示,采用心理护理在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手术中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5]。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的效果更加显著,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患者对于医院陌生环境、手术方式的不了解、治疗后治愈效果的不明确,从而导致其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内心拒绝与外界进行交流,针对此,护理人员必须要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积极与其进行沟通、交流,缓解不安、焦虑、烦躁等情绪,耐心倾听其内心世界,并进行开导,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其治疗疾病的自信心。综上所述,对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手术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陈彦娟.心理护理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5,5(33):291.

[2]于雪莲.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2):184.

[3]赵良平,左玉兰.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7):212-212.

[4]姜旭红,杨晶.浅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心理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263-264.

[5]杜彩霞.心理护理在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0):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