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衰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标准化护理程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浅析心衰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标准化护理程序

胡艳秋

胡艳秋

绥棱县人民医院152200

摘要:目的:心衰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标准化护理程序的效果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86例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平均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3例,分别从护理效果、急救及院内反应时间等方面比较了对比组的常规程序护理和探究组的标准化程序护理。结果:在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均有改善,但探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均少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查,探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3%,显著高于对比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心衰患者开展标准化护理程序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死亡发生,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程序;心衰患者;重症监护室

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standardizednursingprocedureinpatientswithheartfailureinintensivecareunit(ICU).Methods:theclinicalnursingdataof86patientswithheartfailureinourhospitalfromJune2016-2017Junewereanalyzed,and43caseswerepidedintothestudygroupandthecontrastgroup.Theroutinenursingandthestandardizedprocedurenursingofthegroupwerecomparedfromthenursingeffect,thefirstaidandthetimeofthehospitalreaction.Results:afternursing,thebloodpressureandheartrateofthetwogroupswereimproved,buttheimprovementeffectoftheinquirygroupwasbetterthanthecontrast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timeoffirstaidreactionandthetimeofreactioninthehospitalwerealllessthanthoseinthecontrast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investigationgroupwassatisfiedwiththesatisfactionofthenursingcare.Thedegreewas95.3%,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astgroup(83.7%),witha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tandardizednursingcareforpatientswithICUheartfailurecaneffectivelyimprovethepatient'scondition,reducetheoccurrenceofdeath,andimprovethesatisfactionofnursing.Itisofgreatclin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standardizednursingprocedure;heartfailurepatients;intensivecareunit.

心衰,即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心血管病症,主要是因心脏病变导致心排出量在很短时间内骤然急降,甚至心排血功能丧失,造成的机体脏器、组织灌注不足、淤血等症状。该病症发病急、病情重且变化快,如果未能及时进行救治及护理,易引起心源性休克,造成患者死亡[1]。特别是对于ICU心衰患者,对护理流程的规范化、标准有很高要求,科学、有序的护理程序直接关系到急救成功率及救治效果。本文主要对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86例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标准化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ICU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通过24h心电图、心动图等检查确诊,符合《内科学》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心功能在Ⅱ~Ⅳ级。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等患者。依照护理程序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3例。其中,对比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9~75岁,平均(56.3±2.5)岁。探究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7~75岁,平均(55.1±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对比组开展常规程序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护理、健康宣教等,探究组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护理,先要组织ICU救治和护理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有关研究文献、报道进行分析,再基于临床实践,剖析IUC心衰标准化护理中的岗位、内容、标准等,制定ICU心衰的标准护理程序,具体包括:(1)急救护理。①病情监测,ICU心衰患者的病情重,在救治中需要护理人员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对患者开展评估,并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等体征,同时要密切注意患者肤色、体温、精神状态等变化,如出现异常须及时报告主治医生,采取积极的救治、护理措施。②创建静脉通路,及时给药补液,对输液的量、速度须严格控制,以免增大心脏负荷,加重病情。24h输液量必须控制在1500ml以下,輸液速率控制20~30滴/min;③卧床休息,如患者有呼吸困难表现,须协助其端坐位,指导患者扶住床上小桌休息,端坐位有助于横隔下移,提高肺活量,减小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此外,患者衣着应宽松,盖轻、柔软被子,以减小憋闷感。病房要保持安静、整洁,以便患者更好休息。还应确保患者体位舒适,可在肩、臀、膝等部位垫上软垫,以免受压。④氧疗,密切监测患者的SpO2,使患者SpO2能够维持在95%~98%。对出现低氧血症的,须进行吸氧以纠正缺氧引起的症状,保护好保护心功能。主要有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吸氧流量通常在3~4L/min,须密切主要患者的呼吸困难有无改善。如SpO2降至94%以下,须当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此外,ICU护士还需系统掌握常用抗心衰药物的品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用药后加强观察,能掌握各类药物的适应症,识别不良反应。备好急救药物,并要配合医生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2)心理护理。在ICU治疗期间,患者会因认为自身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而易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得心脏负担增加,影响到治疗和护理效果,所以需要科室护理人员及时给予患者安慰、鼓励,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针对性护理。在抢救时要做到沉着、冷静、有序,给予患者安全感染和信任感,稳定其情绪。在病情得到改善和稳定后,护理人员须及时向患者详细讲解心衰的有关临床知识,包括病因、病症、危害性及治疗方法,以便患者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疾病,消除不良心理,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同时,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以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及配合。此外,要和患者家属一同给予患者关爱、照顾,鼓励患者倾述内心感受,适时解答患者疑问,并且要把病情好转的情况及时告知患者,提高其治疗信心。(3)健康教育。在ICU治疗中,需要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心衰护理方面的教育,以便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进行正确处理。根据患者患者身体情况确定合适活动量,做好保暖护理,以免受凉。同时,嘱患者食低盐、高热、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对于伴有低蛋白血症的可静脉给予白蛋白,控制钠盐摄入,<5g/d。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控制盐分摄入的重要性,少食腌熏制品、香肠、罐头等食物。每日摄入水量在1500ml以下。此外,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加强用药观察。比如: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易出现低钾血症,进而诱发心律失常,所以要加强血钾水平监测,及时补充含钾水平高的食物,比如:鲜橙汁、香蕉等,在必要时需要遵医嘱补充钾盐。嘱患者定期复诊,建立健康档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同时掌握两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即发病后到接受专科治疗的时间)和院内反应时间(患者送入医院后进一步救治时间)。在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主要针对护理安全、护理操作、护理质量、沟通交流等方面,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

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有改善,但探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急救及院内救治反应时间比较

探究组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均少于对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探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5.3%,高于对比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ICU心衰患者的急救中开展标准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救治成功率,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顺利渡过危险期,对于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临床实践表明,标准化护理能够实现急救护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使整个急救更为顺利开展,提高临床救治和护理效果[3-4]。

为确保标准化护理程序护理的良好开展,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有更高要求[5]。所以,需要ICU护理人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强化自身职业素质,以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做到快而有序不乱、熟练地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和缓解患者病情。在本研究中,探究组根据ICU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标准化护理程序,主要从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开展,其中,在急救护理中主要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病情监测、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卧床休息等操作,在此基础上加强患者心理监测,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及时缓解或者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通常送入ICU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病情较危重,再加上心衰引起的症状、痛苦[6-7],会让患者产生紧张、不安、焦虑等心理,所以为确保后续救治及护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对患者开展积极的心理干预,增强期临床依从性。此外,还需重视并强化健康教育,科室护理人员需要系统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原因,掌握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通过合适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宣教,一方面让他们对患者的病情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强化和患者间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护理中出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从本研究结果看,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急救和院内反应时间均短于对比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与刘颖等[8-9]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可以看出,在ICU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标准化护理程序,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且可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鲁敏,顾芬,侯黎莉.标准化沟通在重症监护室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4,14(5):28-30.

[2]徐慧丽.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297.

[3]谢亚娟,郑文韬,李伟娜.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6):147-149.

[4]胡新君,张颖,王倩,等.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8):12-15.

[5]方淑玲.标准化护理干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4):2237-2238.

[6]张万宜,薛礼,夏辉.康复训练对标准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0):238-240.

[7]王夫芳.41例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18-119.

[8]刘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臨床护理实践[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9(7):198-199.

[9]司霞,高玉,王海燕.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