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护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析心理护理方法

汝晓蕾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154007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的原则、技巧及方法。

关键词:心理护理;方法;原则;技巧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的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个角落。

1心理护理原则

1.1保密性原则

由于心理护理可能涉及患者的隐私,这些隐私可能涉及个人的名誉和前途,或牵扯到与其他人的矛盾和冲突,若得不到保护和尊重,将造成恶劣影响[1]。因此,护士应对患者高度负责,对求助者的隐私保密,例如,不在任何场合谈论或在报刊上全文披露患者的隐私。当然,要注意保密例外,即患者的隐私内容涉及对自己、他人或社会将可能造成安全危险时,要使用保密例外。比如患者告诉护士,自己想跳楼自杀,要求护士为自己保密,作为护士,不可能为求助者保密,但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和患者讨论自杀的原因,自杀的后果,以期改变患者的自杀念头,而且和患者说明,为他的安全考虑,需要告知家人,希望他们能和自己一起渡过难关。

1.2服务性原则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临床中使用的专业的护理,它不同于一般的聊天,因此护士需要有热情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广泛的知识,通过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心理帮助。

1.3价值中立的原则

有的患者的观念、人生价值、宗教信仰等可能和护士的观念、人生价值、宗教信仰相冲突,更有甚者患者的观念可能与社会道德相抵触,护士需要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接纳患者,不要强行教育、改变患者,也不要完全奉承患者,而应与患者共同讨论,让患者从双方的讨论中得到领悟[2]。如果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判断是非的参照点,就容易把个人情绪带入心理护理中,妨碍对事件的客观判断。

1.4启迪性原则

护士给患者做心理护理,除了给患者提供科学的医学信息,尽量不要做过多的指导。心理护理的目的是解决导致患者心理困扰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疾病知识缺乏导致的困扰,也可能是心理创伤导致的心理问题,还有可能是家庭或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导致的困扰等,因此,护士要采用启迪性方法,调动患者的内在动力,使患者在心理护理中成长[3]。

1.5个性化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每一个患者都是不同的个体,他的经历、心理特征、思维模式、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同样的压力在不同的个体会造成不同的心理压力,不同的个体对同样的压力也有不同的认识和应对方式。护士针对不同的个体可能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而不是采取统一的模式。

1.6自我护理的原则

护士应帮助、启发和指导患者尽可能进行自我护理,护士给患者做心理护理是让患者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而且能够举一反三,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以后遇到的心理问题。

2心理护理技巧

2.1共情

共情就是护士要具有同情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去理解患者的处境。

2.2倾听

护士悉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在倾听过程中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患者也可以在倾诉过程中一吐为快,宣泄负性情绪,释放内心痛苦体念。护士在倾听过程中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必要时可通过肢体语言如目光、表情、动作等方式给予鼓励,传达护士对患者的理解[4]。

2.3鼓励

鼓励是一种赏识性手段,护士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肯定患者的长处、优势,鼓励患者充分调动内在动力,可以克服患者的自卑心理,增强自尊,促进患者勇敢地与病魔做斗争。护士要根据需要以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鼓励,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不现实的鼓励,或让患者去追求他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结果会适得其反。一般鼓励患者迈出一小步,循序渐进,成功的几率就会增加,每一次成功的经验都会增强自信心并成为不断进步的动力。

3心理护理方法

3.1支持性心理护理

支持性心理护理是护士运用语言这个工具,通过护患沟通来消除患者的心理紊乱,提高患者对心理刺激的防御能力,重建心理平衡的一种护理方法。

3.2心理疏导法

心理疏导是护士用语言或工具(如沙袋、皮手套等)为载体,帮助和指导患者疏泄内心的痛苦、愤怒、不满等,促进心理健康[5]。

3.3认知心理护理

认知是个体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对某一事件或某一对象的认识和看法,即人是如何思考和感受事物的。认知过程也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人的想法和情绪都与个人认知有关,因此用什么样方式思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体现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不良情绪是由曲解认知而引发的。

4心理评定量表在临床的运用

心理评定量表是自然观察法的延伸,心理评定量表在医学临床方面的应用称之为临床心理评定量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最早在精神科使用广泛,之后在其他临床科室的应用和研究中得到推广[6]。

5小结

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能适应环境变化和疾病带来的压力,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和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和亲人之间的沟通,帮助患者争取社会支持,以稳定的心理状态接受诊治,以积极的心境促进康复。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秋芬.78例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10):517-518.

[2]王晓燕,熊明兰.浅析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相关对策[J].医药前沿,2015,(16):254-255.

[3]董艳芳.浅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57.

[4]黄星.12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浅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22):5116.

[5]郑克花.心理护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情绪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2,10(9):560.

[6]刘淑兰.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J].心理医生,2015,21(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