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吴艾茹

天津市红桥医院

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在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之间的急诊内科并且留院观察的12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症状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在患者的评分卡上采用红、黄以及蓝三种颜色进行标注,其中,蓝色代表0到5分,黄色代表6到8分,红色代表9分以上。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次随机抽取的病例中,有60例患者得分在0到5分之间,有40例患者得分在6到8分之间,另外20例患者得分在9分以上。还有2例患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要求转入外院,18例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得分在0到5分之间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得分在6到8分之间的患者,死亡病例有4例,好转的患者有6例,治愈率为86%,而得分在9分以上的患者,有8例死亡,5例好转,治愈率为60%。文章结论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主要是对急诊患者的症状进行分值化处理,它可以为急诊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急诊护理;应用研究

近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很多的“潜在危重病”也随之增加。所谓的“潜在危重病”就是指这样的患者器官在短时间内的临床表现并没有明显的衰竭特征,但是倘若没有及时发现并且进行相关治疗的话,随着时间的增加,患者的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当前在临床医学上面临着十分严峻的一个问题,即怎样才能提高“潜在危重病”的护理效果。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相关的专业人士已经建立了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根据这个系统对患者症状进行检测的结果,用于进一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接下来,文章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的病情进行分值化处理,运用MEWS对其进行统计,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死亡率也就越高,对其进行急诊护理也就越难,因此,这一问题要引起相关医护人员的重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之间的急诊内科并且留院观察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共有80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1到84岁之间。在这些患者当中随机抽取80例进行急诊留置观察,观察时间约为7到24小时。因为当天有20例患者的病情突然恶化,需要先转入相应的专科病房进行观察治疗7到24小时,之后再转入到重症监护病房对其进行监护。

1.2治疗方法:任何一位患者在进入医院急诊的时候,都要接受急诊科的护士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首先,护士要按要求认真填写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的表头,同时对患者的每一个相关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分,评分的时间尽量控制在5分钟到10分钟之间,而评分的范围分为0到5分钟、6到8分钟以及9分钟以上三个阶段,其中评分越高的患者,说明其病情越严重,需要医护人员的重视,采取治疗措施。然后,依据患者的分值制定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方案,其中对于分值在5分以下的患者可以单纯的采用必要的护理措施即可,对于分值为8分的患者需要制定比较详细的护理计划,同时转入专科病房对其进行护理,对于在9分以及9分以上的患者,此时该阶段的患者死亡率很高,需要转入急诊科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全程的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最后,运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在评分卡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标注,其中,蓝色代表0到5分,黄色代表6到8分,红色代表9分以上。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计算,P<0.05认为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得分在0到5分之间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得分在6到8分之间的患者,死亡病例有4例,好转的患者有6例,治愈率为86%,而得分在9分以上的患者,有8例死亡,5例好转,治愈率为60%。如表1

3讨论

总而言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主要是依据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以及意识等条件进行的综合性评分,主要优点是速度快、方便简单、易操作、科学有效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减少护士护理的盲目性,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急诊护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章徐洁,高桂丽,缪红英.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灾害护理大会.2014,26(29):24-25

[2]刘雪艳,徐新平.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440-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