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疗效观察

徐卓群

津市市中医医院湖南省常德市415400

摘要:目的:探究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胆损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与实验组43例(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5.3%)与对照组(79.1%)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7.0%)与对照组(23.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胆外科患者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损伤控制性手术;肝胆外科;临床疗效;观察

在现代化发展中,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上升,针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其成功率不断提高,但是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没有得到显著下降[1]。急需要在临床上研究出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而损伤控制性手术DCS逐渐在重度创伤患者中得到应用,其主要是对创伤早期患者进行简单的控制手术治疗,并对损伤进行合理控制的一种手术方法,其并发症发生较低,且死亡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2]。在肝胆损伤患者中,损伤控制性手术得到较好的应用,且取得满意的疗效。在本次研究中,对86例肝胆外科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86例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胆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与实验组43例(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在23-74岁之间,平均为(43.7±3.4)岁。其中肝破裂15例,胰破裂13例,胆损伤11例,其他4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在24-75岁之间,平均为(44.3±3.6)岁。其中肝破裂14例,胰破裂14例,胆损伤12例,其他3例。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理的修补术或切除术治疗,在治疗后需要将腹腔关闭,并给予引流,将患者转到重症监护室,需要对其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给予复苏治疗。

实验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首先,需要给予早期简化手术治疗。对患者腹部进行简单探查,并对腹腔内断裂血管进行修复与结扎处理,对破损的部位进行填充止血处理。不同损伤部位需要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肝破裂患者需要对肝脏血管进行合理控制,清理游离的损坏组织。针对肝脏合并胆管损伤者,需要给予血管简单修补,术后采用T管引流。如果患者出现腹部大血管破裂现象,需要及时对腹壁血管修补,胃肠道破裂的患者需要对破裂部位进行结扎处理,避免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感染。术后需要关闭腹腔。其次,需要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室,对其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给予输血与复苏治疗,对患者水电解质进行平衡处理,等到患者体征稳定可以再次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其次,采用确定性手术治疗。再次开展手术,其手术时间需要与早期简化手术间隔1-3天,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分期手术治疗。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症状与体征均消失,迅速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与体征得到显著改善。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变。另外,需要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了解。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5.3%)与对照组(79.1%)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0%,其中感染2例,黏连性肠梗阻1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其中噶女6例,粘连型肠梗阻4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肝胆外科中,肝胆损伤现象比较长江,会导致患者生理功能与机体代谢能力受到严重损伤,其主要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体温下降与凝血功能障碍等,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损伤,如果没有及时终止改程序,会导致机体出现不可逆性损伤[3]。并且患者会伴随着休克与大出血等症状,长时间的手术治疗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与黏连等情况。在肝胆外科患者中采用损伤控制型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在肝胆外科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需要分为3个步骤,在早期简化手术治疗中,需要对体征进行了解,促使缓和尽早康复[4]。需要促使患者尽快恢复生理能力,确保体征稳定发展,并确定患者达到标准后可以开展再次确定性手术治疗。损伤控制性手术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并可以促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86例肝胆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在肝胆外科患者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肝胆外科患者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增军,张雪刚.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23(12):213-214.

[2]李加洲.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0):193-194.

[3]张风华,彭和平,王宝枝,等.损伤控制性手术与常规Ⅰ期手术用于肝胆外科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对比[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4,28(04):150-152.

[4]赵剑.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5,41(11):159-160.

[5]田浩,黄宗海,郭雄波,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31例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4(13):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