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

贾辉

天津海滨人民医院300280

摘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经临床治疗证实,可以完全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后经听过报道其优异的手术疗效,使得该手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1]。

这种手术要求选用高度相似于髋关节的生物学材料,用其替代病损关节,从而使患者恢复健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常用于治疗髋关节严重疾病及其相关病症,减轻骨关节病导致的疼痛等。由于它能解除关节疼痛,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并恢复关节功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因而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治疗过程主要分为手术和术后康复护理两部分,其中术后护理主要目的是预防术后病发症并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年限。护理人员应完全掌握手术方法和康复护理方法,配合医师高质量的完成手术,并在术后给予病人心理疏导和有效的恢复指南。本文旨在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方法,包括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式、手术方法、病患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方法、如何预防术后感染,以及术后康复指导等具体问题逐一阐述,总结自己的护理体会。

【关犍词】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

1临床资料

1.1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原因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病人疼痛,恢复身体机能,可正常行走。其中骨关节病是选择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最常见的病症。该手术通常在保守治疗无法治愈的情况下才开始实施,其过程繁琐、复杂,且不易明确界定手术指征。因此,只有在患者的病症非常严重、活动障碍并影响日常生活时,医生才会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如股骨头坏死,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2]。目前,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该手术主要依据新西兰疾病评分标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即病变关节的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功能状况以及畸形程度。在国外,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此标准判断手术是否可以实施。而在国内,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并未得到广泛使用,新西兰评分标准只为医生提供参考,手术的最终实施一般基于病人的主动要求和医生的建议。

1.2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发展

现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推广和普及阶段,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是目前临床疗效最佳大的人工关节手术。根据微创技术原理,髋关节置换术以不同入路方式分为三种,即外侧入路、后侧入路和双小切口[2]。此外,对于一些年龄较小、关节损伤程度较轻的病人,也可以采用表面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这种方法在近些年发展迅速。

1.3手术方式

手术通常使用假关节进行置换,假关节由技术材料或可塑性材料制成,用其代替关节骨骼末端的病骨。根据安装方式不同,全髋关节置换术分为生物型、骨水泥型和混合型。生物型是直接将假关节炳嵌合安装在经过钻眼的病骨上;骨水泥型是利用骨水泥进行安装,即粘合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混合型是指髋臼固定不用骨水泥而假体固定用骨水泥,或者单纯髋臼固定用骨水泥而假体柄固定不用骨水泥进行安装。

1.4手术方法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截除股骨头,股骨颈以及髋臼表面的所有关节软骨,用人工假关节代替。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还有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其手术方法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手术切口小,有利于病人更快康复。小切口置换术又分为单小切口法和双小切口法[3]。单小切口法的切口通常在10cm左右(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一般在20cm左右),双小切口法的一般要再X射线透视和光源条件下进行,其手术切口更小(一般在2.5~5cm)。

该手术成功与否通常以一下两方面来评价,即假关节的安装稳定性,和是否解除了病人的痛苦。根据近十年的跟踪调查,手术成功率一般在95%左右。

2手术护理

2.1术前准备

基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复杂性,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因此,在手术之前,需要为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术前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和身体准备,以及手术室准备。

2.1.1患者准备

手术前一天,值班护士应到病房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评估病人有无内科合并症或其他并发症,尽早给予相应治疗,为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准备。本病绝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且多由外伤引起。这类病人身体恢复能力差,对疼痛敏感,身体机能也较差,术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考虑的问题很多,对愈后高额的手术费和能否继续照顾家庭有极大的心理压力,应给与特殊照顾。我们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与耐心细致的对症护理,宣传手术成功患者的病例,增加患者对手术医生的信任,具体降解手术方法、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估计家属陪伴,消除顾虑,提高患者的安全感,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4]。

2.1.2物品准备

①普通手术器械;②骨科基本器械;③特殊器械:摆锯,人工髋关节置换配套器械,骨水泥,高频电刀,中心吸引装置;④50mL注射器(冲洗伤口用),10mL注射器去除乳头部分(注骨水泥用)。手术前应仔细检查调试所有仪器,确保能够正常使用,性能良好,并准备足够的电池备用。

2.2术中护理

手术时,固定架与患者体表不宜直接接触,体位的松紧度要适宜,并选择质地柔软舒适的体位枕,同时用衬垫置于骨隆处,以保护骨盆隆突部皮肤。而且由于该手术出血多、创伤大、危险性高及手术难度大等问题,对术中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手术全程要求无菌操作、认真进行假体的清洁和消毒、保障骨水泥的质量以及提高止血技术等。洗手护士要全程监督其他参与手术的人员,保证大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手术开始和结束前应认真清点敷料(尽量不用小纱布)、器械,以防异物存留于病人体内。由于手术中医生会多次试装假体,要认真及时的做好假体的清洁工作,假体在干燥状态下最易于与骨水泥粘合。该类手术出血量大,尤其是翻修手术或双侧同时手术时,除术中及时用电刀止血外,还要考虑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法减少血液的流失,而且在自体回输的血液中加入适量抗凝剂,还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5]。此外在术中也可自体回输富含血小板的血浆,Floryanl等通过自体血浆的回输结果发现可以减少术后的引流时间和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并使术后的活动时间提前。按标准比例混合水剂和粉剂,是两者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搅拌水泥的器具注意保持无菌,搅拌时间需要与手术安装进度保持一致。此外,临床上常有病人在术后发生精神错乱,以老年患者居多。Ruth等对此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6],试验组在手术中给病人听音乐,术后对随机两组的病人进行问卷评估,结果发现在术中给病人听音乐是一项预防病人发生术后精神错乱的有效护理措施。

2.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仔细包扎患者伤口,妥善松解固定装置,注意防止患者跌落;搬运患者过床时,在其两腿之间放置体位垫,托住患者的髋部和下肢,维持下肢稳定,使患肢位于外展30°中立位,防止髋关节内旋、内收,预防再次脱位;妥善固定各种管道;护送病人安全返回病房,并与值班护士进行工作交接,概括手术情况和其他注意事项。整个过程注意保暖。

2.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病人术后卧床,患肢制动,血液黏度增高有关。下肢使用长筒弹力袜,抬高床脚,鼓励病人进行患肢的床上早期活动。帮助病人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同时观察皮温、颜色、肢体肿胀程度等。②术后感染病室空气清新,做好口腔护理,指导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翻身叩背,防止肺部感染;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患者皮肤清洁。协助翻身,及时按摩受压部位;有留置导尿者每日更换尿袋,保持会阴部清洁;指导病人多饮水,预防切口感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观察体温是否升高。③预防髋关节脱位人工髋关节脱位也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0.2%~6.2%,绝大多数多发生于手术后一个月。导致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很多,如手术入路、术中假体的放置,患者体位不正确,肢体活动不当或不正确的翻身均可造成髋关节脱位而致手术失败。髋关节脱位最主要原因是外展肌乏力,反对术中做无谓的软组织松解,术后恢复软组织张力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最主要的措施。正确搬运,术后穿丁字裤,保持外展中立位,两腿间夹枕头。侧卧时需保持屈膝,两膝间垫枕头,防止内旋造成髋关节脱位。术后放置便盆时,注意保护患侧髋关节,放置外旋和内收动作。④预防压力性溃疡。

3康复训练

功能锻炼可增加肌力,有利于关节稳定。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指导病人循序渐进。术后第一天即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定时给予下肢由下往上的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术后3~5天可将床头抬高45°~60°练习坐位,4~6次每天,20~30分钟每次,并指导病人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要求足跟离床20cm,在空中停顿5~10秒再放下如此反复[8]。根据病情在医生同意后可下床活动,护士必须在旁指导,由健侧先下床,上床时则患肢先上床,注意使患肢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下床后指导患者做髋关节屈伸,外展动作。术后一周在适应下床站立练习后6周内不能负重,3个月后弃拐行走,术后6个月内避免两腿交叉,不能坐低凳和马桶或下蹲,持续坐位不能超过1小时。

4体会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操作和假体安装的精确度是关节置换效果优劣的关键。这就对执行操作的医生和护士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配合手术的护士术前要做好访视,术中要熟悉手术步骤、配套器械的名称及使用方法,术后要正确搬动和转运患者。注重并完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每一个细节,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方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顾兰苹.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初探[J],华夏医学2013(5)

[2]郭炯炯.小切口THA术,中华创伤杂志[J],2011,20(5);314.

[3]罗桂兰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中国医疗前沿(下半月)[J],2013,6

[4]韦利芳.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中外健康文[J],2011,08(11)

[5]奚卫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临床护理杂志[J],2010,09(4)

[6]高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护理研究[J],2011,25(36)

[7]宋宇芬.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J],2010,31(11)

[8]陈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健康必读(下旬刊)[J],2011(8)

[9]林婉丽,龚丽娜,彭莉.亚低温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并发中枢性高热的观察与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2010,14(18):35-36

[10]施红波.急性脑卒中后发热的护理.中国基层医药[J],2010,17(23):3309-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