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评价

蒋淑珍

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儿科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08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研究,根据患儿用药类型将患儿分为利巴韦林组(n=54)和更昔洛韦组(n=54),对所有利巴韦林组患儿实施利巴韦林治疗,对所有更昔洛韦组患儿实施更昔洛韦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更昔洛韦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利巴韦林组相比明显较高,更昔洛韦组患儿发热消失、咽峡炎缓解、肝脾恢复、淋巴结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利巴韦林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更昔洛韦;效果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因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当前临床尚未研究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效治疗药物,多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1]。目前临床抗病毒药物种类较多,为患儿选择安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是当前临床治疗该病的重点。本院对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54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了更昔洛韦治疗,并与利巴韦林的疗效实施了对比,以下就患儿疗效状况行回顾性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08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研究。纳入标准:实施实验室检查EB病毒阳性患儿,且存在不同程度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咽峡炎等症状;实施药物治疗患儿;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配合研究[2]。排除标准:本次研究药物使用禁忌患儿;采取其他药物治疗患儿;已经实施抗感染治疗患儿;严重脏器合并症患儿;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患儿用药类型将患儿分为利巴韦林组(n=54)和更昔洛韦组(n=54),利巴韦林组患儿男女比31:23;患儿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2.9岁(s=2.1);病程1-8d,平均病程4.2d(s=2.5);更昔洛韦组患儿男女比32:22;患儿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3.0岁(s=2.1);病程1-8d,平均病程4.1d(s=2.5)。对利巴韦林组与更昔洛韦组患儿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实施比对。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对症处理。对所有利巴韦林组患儿实施利巴韦林治疗,给予患儿静脉滴注15mg/(kg·d)利巴韦林(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467)+150ml葡萄糖注射液(5%,四川奇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39)治疗,2次/d,持续治疗7d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对所有更昔洛韦组患儿实施更昔洛韦治疗,给予患儿静脉滴注10mg/(kg·d)更昔洛韦(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373)+150ml葡萄糖注射液(5%)治疗,2次/d,持续治疗7d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效:患儿治疗3d内体温正常,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缩小>50%;有效:患儿治疗5d内体温正常,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缩小>5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

②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③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安全性。

1.4统计学方法

取SPSS19.0软件行数据处理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以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

更昔洛韦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利巴韦林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2.3两组患儿的治疗安全性分析

更昔洛韦组患儿治疗后出现胃肠道症状1例,利巴韦林组出现胃肠道症状4例,皮疹3例,更昔洛韦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9%与利巴韦林组13.0%相比明显较低,X2=4.860,P=0.027。

3讨论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在婴儿中发生,患儿以淋巴系统侵犯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较多,主要表现出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等全身性不适症状,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儿全身多器官、系统损伤,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4]。目前临床多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均是临床常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主要通过抑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活性来阻断肌苷酸转化为鸟苷酸,进而抑制病毒RNA、DNA合成,发挥抗病毒效果[5]。更昔洛韦即丙氧鸟苷,是无环鸟嘌呤衍生物,患者用药后不仅可直接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该可进入病毒DNA,终止DNA链延长,发挥抗病毒效果[6]。本次研究中更昔洛韦组患儿的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分析原因可能是利巴韦林在患儿体内需通过腺苷激酶磷酸化过程生成利巴韦林单磷酸才能发挥作用,而更昔洛韦无需经历上述过程就可直接抑制DNA复制;且更昔洛韦对病毒感染细胞亲和性更高,因此更昔洛韦组治疗效果更优。本次研究中更昔洛韦组患儿不良反应较少且轻,说明实施更昔洛韦治疗安全性高。

综上,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早日改善,治疗安全性高,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谭启蓉,移梅,李卫,等.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其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影响[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4,21(2):81-84.

[2]牛银萍.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84-85.

[3]夏玲飞,吴永林.解毒清火饮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4):428-429,430.

[4]刘春雪.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6):74-75.

[5]宋靖.更昔洛韦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其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7(35):78-79.

[6]刘雪琴.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0例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8(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