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效果分析

黄志敏胡俊恒欧彩虹

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清远5115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科2015年的10月~2017年的6月诊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病患,按照随机次序分成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应用抗生素药物施治,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研究组接受降阶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均更短;治疗前在治疗开始后的PaO2、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开始前相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痊愈率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能提高感染控制效率,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病情、症状快速得以缓解,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抗生素降阶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病情凶险,死亡率偏高,如何有效治疗、合理用药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研究热点[1]。抗生素类药物是此类患者治疗过程常用药,本文分析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我科2015年的10月~2017年的6月诊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病患做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次序将患者进行分组,即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纳入患者34例,两组资料如下:研究组有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是(61.4±3.4)岁;病程7~20年,平均病程是(14.5±3.5)年。对照组有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是(62.3±4.7)岁;病程8~20年,平均病程是(15.2±3.7)年。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前来就诊时积极予以接待,迅速安排医生为其诊治,了解患者发病情况、既往病史、抗生素应用史,进行全面临床检查,并实施肝肾功能、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检测,同时采集痰液辨别进行细菌培养,予以所有患者对症处理。对照组在经药敏试验检测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施治,用药方法:首先予以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如舒巴坦钠或头孢哌酮,静脉滴注,每次用药剂量2g,相隔8h用药1次)或苯咪唑青霉素类药物(如美洛西林,静脉滴注,每次用药剂量4g,相隔12h用药1次);同时联合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每次用药剂量4g,每天用药1次;若患者肾功能存在损伤,检测肌酐清除率并根据结果对用药剂量进行灵活调整。本组用药72h后综合药敏实验结果及细菌学检查结果对抗生素进行调整,若以上结果呈阴性,依据治疗效果持续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施治。

治疗组则选用抗生素降阶梯施治,用药方法:初始选用药物是西司他丁,静脉滴注,每次用药剂量1g,每隔8h用药1次;或美罗培南,静脉滴注,每次用药剂量1g,每隔8h用药1次;或比阿培南,静脉滴注,每次用药剂量0.3g,每隔8h用药1次。降阶梯:于本组患者开始应用抗生素施治的72h后依据检查结果确定降阶梯治疗的用药方案,将初始抗生素有针对性的替换成低成本、低毒、高敏、窄谱的抗生素施治。

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悉心且具体针对性的护理,严格注意用药时的药物浓度与配伍禁忌,准确掌握用药量,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输注速度,尤其心功能不佳的患者,滴注速度应控制在不超过每分钟12滴,以免速度过快增加回心血量与心脏负荷导致病情加重,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积极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接受不同治疗模式的两组患者重症肺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对比两组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由同一组人员在治疗前后帮助患者进行SaO2、PaO2、RFI、C反应蛋白等检测,进行比较。

1.4疗效判定

在治疗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后重症肺炎相关症状消失,体温恢复,经X线检查提示肺部病灶消失,判定痊愈;患者生命体征均已消失,判定死亡。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统计获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用时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均更短,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临床指标

治疗开始前,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开始后,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开始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在治疗开始后的PaO2、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开始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1比较两组治疗用时

2.3比较两组疗效

经积极治疗,治疗组28例(82.35%)痊愈,4例(11.77%)选择终止治疗,2例(5.88%)死亡;对照组22例(64.71%)痊愈,8例(23.53%)选择终止治疗,4例(11.76%)死亡;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痊愈率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能导致患者有进行性的肺功能减退[2]。临床研究发现,细菌感染是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而此类患者多数机体功能偏弱,尤其其中年龄偏大患者,营养状况差,免疫能力低下,基础疾病较多,很容易诱发肺炎,也容易因呼吸道感染诱发呼吸衰竭,不得不长时间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3]。慢阻肺患者也会因漫长病程、肺部感染、长时间住院而大量应用激素类药物、广谱类抗生素,这也使得患者往往会发生对多种抗生素类药物耐药的情况。同时,患者也会因这种状况导致不易控制感染,并进展成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则属临床危重症,若治疗效果不佳,能诱发慢阻肺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甚至导致其死亡[4]。

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治疗,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控制感染症状有效控制,是治疗的关键。但依据目前抗生素类药物的发展形式,由于其效果不一、种类繁多,固如何帮助患儿正确选择抗生素药物,成为了临床关注重点[5]。而既往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传统应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方法虽有一定感染控制效果,但并不利于慢阻肺患者的预后,常常因不合理的用药导致炎性反应进展,加重患者的病情。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降阶梯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是慢阻肺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最佳的抗生素应用方案,在早期先应用光谱的抗菌素施治,促进感染症状迅速得以控制,并对致病菌的活性起到有效抑制;之后根据病原菌检查结果对用药方案做出调整,选用低毒、高敏、窄谱的抗生素施治,以减少耐药菌株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此次研究治疗组采用降阶梯方法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施治,结果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接受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均更短;治疗前在治疗开始后的PaO2、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开始前相比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痊愈率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充分证明了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价值及优势,能提高感染控制效率,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病情、症状快速得以缓解,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乾兵,陈俊,童亚玲.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1):50-53.

[2]李永华,厉为良,杨玉波.老年重症肺炎降阶梯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12):956-957.

[3]阚飞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医院获得性肺炎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7):29,32..

[4]张宝民,孙艳,徐继来,等.降阶梯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09,30(2):162-164.

[5]刘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疗效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