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沙金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301500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骨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病人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对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以后深静脉血栓的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效果

深静脉血栓属于骨科手术以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指的是由血液在深静脉当中异常凝结所造成的,主要出现在双下肢,致残率相对比较高,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在我院骨科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病人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各43例。当中,试验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在44-67岁,平均为55.3±4.2岁;对照组男33例,女10例。年龄在46-69岁,平均为56.9±5.1岁。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护理[2],试验组对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1.2.1基础护理

护士要为病人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对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调节,同时做好保暖工作,保证室内空气通畅。另外,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多加进食高纤维、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血液粘稠度明显增加,造成病情明显加重。

1.2.2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不仅承受病痛的折磨,同时还有内心的煎熬,害怕对日后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护士要主动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进而使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1.2.3患肢护理

对患者的皮肤温度、水肿以及色泽等相关情况给予密切观察,应定时协助病人调整体位,同时保持个人卫生,以免引发褥疮。

1.2.4并发症护理

肺栓塞在其当中属于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中包含剧烈咳嗽、呼吸障碍以及胸闷,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则要马上报告主治医师,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除此之外,临床护士应该尽可能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体贴,叮嘱病人一定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受到不良刺激,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一共有43例,下肢坏死一共有0例,下肢溃烂一共有1例,脑栓塞一共有0例,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对照组一共有43例,下肢坏死一共有1例,下肢溃烂一共有2例,脑栓塞一共有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试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因为病人在进行手术期间,长时间保持一个极端被动体位,同时受到麻醉作用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重症和疼痛,肢体活动受到严重限制,静脉血液流动明显减少。

深静脉血栓为骨科手术以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致残率相对比较高,如果出现肺栓塞则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医护人员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发生深静脉血栓,则一定要立即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同时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3]。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一共有43例,下肢坏死一共有0例,下肢溃烂一共有1例,脑栓塞一共有0例,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对照组一共有43例,下肢坏死一共有1例,下肢溃烂一共有2例,脑栓塞一共有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试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骨科手术以后深静脉血栓的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霞.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4):72-73+76.

[2]高锦霞,曹爱春.骨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西部中医药,2013,26(02):102-104.

[3]王芸.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09):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