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肾结石的中医辨证治疗探析

任鸣炜倪燕怡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5214

摘要:查阅关于肾结石的中医治疗报道,结合辨证分析,综述了清热通淋排石法、利尿通淋排石法、活血化瘀排石法、益气补肾排石法、针灸穴位疗法等中医疗法的独特优势,认为中医药治疗肾结石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是指肾内产生晶体和有机物质组成的石状物。本病属于中医“淋证”的范畴,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但需根据各种淋证的不同临床特征,确定不同的淋证类型。据报道,近年来肾结石的发病率为0.1%~1%,且肾结石患者的复发率为50%~80%,由于肾结石能影响肾功能,因此治疗本病疗肾功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中医对肾结石的辨证论治如下。

1关于肾结石之病因病机

肾结石病位在膀胱和肾,病因可归为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四个方面,其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中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与此同时也对诸淋不同的病机特征进行探讨,如:“热淋者,三焦有热,气搏于肾,流入于胞而成淋也”,“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为砂石,肾虚为热所乘”,“膏淋者……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淋证有了更多的认识,清·尤在泾在《金匮要翼·诸淋》中说:“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说明各种淋证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同时他也强调的“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治疗石淋的原则。

肾结石的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且多见虚实夹杂之证。初起多因湿热为患,正气尚未虚损,故多为实证。但淋久湿热伤正,由肾及脾,每致脾肾两虚,而由实转虚。如邪气未尽,正气渐伤,或虚体受邪,则成虚实夹杂之证,常见阴虚夹湿热,气虚夹水湿等,因此其多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

以上为典型性肾结石患者。对于非典型性肾结石患者,常以腰痛腰酸为主诉,而少见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等主症,此时应诊断为腰痛较妥。因此,不宜也不宜以淋证来概括这些非典型性肾结石患者。此文只针对于典型性肾结石患者的讨论。

2关于肾结石之治疗

按照中医淋证的治疗原则来说,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同时掌握标本缓急,对虚实夹杂者,又当通补兼施,审其主次缓急,兼顾治疗。而现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中药、碎石、手术三种方式。

肾结石的治疗在没有体外碎石之前,多采用手术方法,然而手术对于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加重了机体的损伤,手术切口部位的疤痕以及产生的一些缝合线头也更易使结石再次生成,且手术取石很多时候又无法一次取净。

体外振波碎石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办法。碎石一般治疗只需要30-60分钟,不需住院,也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但这仅限于直径超过0.5cm的结石,可采取碎石后排出,且对于顽固性结石、巨大结石的效果不太明显,如果结石长时间卡在输尿管内,就会引起输尿管炎症、水肿、增生、粘连。碎石只是把石头变小,使之能比较容易排出体外而已,其实对本病并无治疗效果。

所以目前来说,中药治疗还是安全的。它能够改变人体的内在环境,排除血液内产生结石的有毒物质,去除其产生结石的物质基础。较大结石能使之溶化、破碎变小而排出体外。清除体内毒素后,由于净化了机体内环境,有效的防止了结石的再次发生和出现。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治疗方法。既能防病健体,也可延年益寿。当然了,中药的疗效是建立在选药合理、用药对证的基础上的。如果用药不合理,违背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也同样达不到目的。现将中医药防治肾结石的临床报道综述如下。

2.1清热通淋排石法

肾结石病,在中医的淋证范畴,仲景说:“热在下焦,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说明了下焦积热,湿热蕴结,是肾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可采用清热利湿,通络活血的方法,溶石、化石、排石治疗。

清热通淋排石汤(当归、白芍、石苇、王不留行、木通、瞿麦、滑石、车前子、川军、赤芍、漏芦、灯芯、冬葵子、竹茹、牛膝、白茅根、甘草。有瘀者,加桃仁、红花;气虚者,加黄芪、白术;肾虚者,加破故纸、菟丝子、金毛狗脊、杜仲;痛者,加元胡、川楝子;结石不下者,加朴硝)治疗肾结石24例,输尿管结石6例。诊断具备了疼痛(钝痛或绞痛)、血尿、脓尿、尿中排出砂石、尿闭等症状;肾B超可见肾或输尿管中有结石,或有肾积水。患者经过服药治疗后全部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肾B超复查结石消失。治愈率100%。疗程最短2周,最长2个月。一般在20天左右即可痊愈。

典型病例:张某,女,35岁。素体健,一天早6点钟,突发性腹部剧烈疼痛,喊叫不已,难以忍受。服用各种镇痛药物,皆无济于事。伴有呃逆,欲吐症状。上班后,做腹部B超,发现肾盂有一0.6×0.7cm结石,输尿管上段有一0.7×0.5cm结石。诊断为肾及输尿管结石。服药4剂,疼痛症状逐渐减轻,服药6剂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服药10剂后,做B超证实,肾及输尿管均未见结石。

2.2利尿通淋排石法

肾结石是由于肾内水液的浓缩、煎蒸日久而成,因此可通过利水通淋、稀释尿液将结石冲刷而出。

利尿通淋排石汤(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泽泻、滑石、车前子、石韦、篇蓄、瞿麦、冬葵子,血尿者加白茅根、生地,痛甚者加香附、延胡索)治疗泌尿系结石112例,化湿排石汤(自豆蔻、藿香、石菖蒲、黄芩、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茵陈、滑石、瞿麦、白花蛇舌草、白芍、玄胡、郁金、甘草)治疗肾结石189例,有效率为92.06%。

2.3活血化瘀排石法

肾结石形成的病因是肾虚,膀胱气化不利,湿热蕴结于下焦,尿液受湿热煎熬,日积月累,浊质凝结而成;或因结石淤结水道,郁滞不得下泄,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而发生腰痛或血尿。此法使气血通畅,结石自溶收效甚佳。文献也有报道,活血化瘀药对结石引起局部水肿、炎症、粘连有抑制和松解作用,并能增加输尿管的蠕动力量,有利于结石排出。因此用活血方药治疗肾结石可取得满意疗效。

化瘀排石汤(金钱草200g,赤芍l00g,三棱、莪术、枳壳、王不留行、鸡内金、牛膝、桃仁、红花、急性子各15g,槟榔l0g(面裹煨为末冲服),茯苓50g。加减:合并尿路感染加鱼腥草50g,黄柏15g;疼痛剧加川楝子30g,醋元胡l00g;伴有血尿者加白茅根50g,白头翁3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20g;有肾积水者加琥珀l0g(研末冲服),路路通15g。)治疗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如绞,尿中时挟砂石,小便滞涩不畅;或尿不能出,窘迫难忍,痛引少腹,连及外阴;或尿时中断,尿中带血涩痛。全部病例均用B超检查确诊。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5日为1疗程。治疗1~3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B超示肾结石减少。

2.4益气补肾排石法

肾藏精,内富真阴真阳,肾阴虚则无以蒸化,肾气虚则无以推动,导致结石久留,水道不通。久病伤耗肾阴,肾阴易虚。因此肾虚实结石发生、发展、转化的内在原因,且肾愈虚结石久结难下,反之,结石停留肾中日久会进一步损伤肾脏而加重肾虚。所以在肾结石的治疗中,采用补肾排石法,一方面滋补肾阴,增强患者肾气,肾气盛,则能推动体内物质的运行。另一方面使用排石药加以利尿排石,以达到既补肾固本,又排石治标。

补肾排石汤(熟地30g,山药20g,丹皮12g,茯苓15g,泽泻12g,枣皮12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黄芪20g,车前子12g,甘草9g。腰痛剧烈、痛有定处、甚则绞痛频繁者:加王不留行、牛膝、枳壳、续断;腰膝酸软、尿淋沥不爽、五心烦热者:加黄芩、栀子、银柴胡;便秘者:加大黄、火麻仁;腰腿酸痛、神疲肤体乏力、形寒肢冷、尿频者:加淡大芸、补骨脂、巴戟天。)治疗90例肾结石患者。其中,总治愈率94.44%,总有效率98.88%。结石越小越容易排,反之,难度较大。

典型病例:包某,女,42岁,2天前因腰部绞痛伴下腹及左肋胀痛,去人民医院B超检查,确诊为双肾多发性结石伴左侧重度积水,最大结石23mm×18mm,建议作手术治疗,由于结石较大且为多发性的,手术时要作双肾取石术。患者家属害怕,不愿手术,第二天就来我院要求中医中药治疗。检查:患者体质较弱,面色无华,腰腹胁均感胀痛,舌质胖,边暗红,苔淡黄,脉弦细滑。据症状及B超报告,诊为“石淋”。用金钱草40g,海金砂20g(包煎),小红参4.5g,鱼脑石、鸡内金各15g,瞿麦、石苇、淮牛膝、川牛膝、车前子(包煎)、炒帜壳各l0g,滑石、木通各5g。10剂,服7剂后患者发现有结石排出,腰腹胁痛均感减轻。继服2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B超复查仍有结石存在,但结石变小,变少了。再按剂量较小的基本方服1个疗程,经B超复查肾盂内无结石光团及声影。通过70天的中药治疗,排出结石300余粒。

此外,中医还有针灸穴位的外治法。

2.5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疾病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治疗急性痛症能取得了较好的作用。针灸治疗肾结石绞痛,先取左侧三焦俞、京门,中等刺激量,配委阳以深刺,痛仍甚,改用阳刺法针刺双侧太溪穴后,痛势渐缓,留针30rain,隔5min行针1次,疼痛消失。临床上显示,此治疗方法可降低肾积水之内压,使肾盂、输尿管恢复蠕动作用,从而使肾积水解除,排除结石。

2.6穴位疗法

穴位治疗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使机体产生自我调节,提高自身抵抗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耳穴帖压疗法,配合经络耳穴诊断治疗多用机,应用治疗机的耳穴震击和帖药疗法,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共治疗胆、肾结石624例,效果显著。

3肾结石预防

多摄入水分,每天饮水应当不少于2000毫升(8-10杯),以保证每日尿量2000毫升左右;可适量食用柑橘类水果,增加尿中柠檬酸钾的含量;增加尿液排泄量,并适当做些户外活动,这样才能有效预防肾结石。大量饮水后,尿液在体内稀释晶体盐,使其浓度降低,从而有效预防结石的形成,并促使已经形成结石的溶解,使其随尿液排出体外。这对于预防以及治疗都是比较重要的。

4体会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药药物,常只能对症治疗,而体外震波碎石及一些非开放性手术取石等微创疗法的应用,虽然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但从中医角度说,其治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而且对肾脏有一定损伤。尽管体外震波碎石减少了创伤,但碎石后的排石及预防结石复发尚需药物的配合,而中医治疗结石的主要原则是解除痛苦,保护肾脏功能,尽可能去除结石,并进一步防止复发。但由于现在对肾结石的疗效判断标准不统一,这给肾结石的治疗效果及排石率的判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首先必须统一规范的疗效标准,才能更好地全面判断疗效。另外,我们应改进中药中服药时间长、口感差、对大于1cm的结石疗效欠佳等问题,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并结合其他方法综合治疗,标本兼治,提高效率,更好地服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