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许彦娣谭蕾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期间7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肺癌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以及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能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关键词:肺癌化疗;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使得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也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肺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化疗,但是化疗极易引发不良反应,患者往往会由于疾病带来的一系列不适的症状以及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导致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不利于其预后康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1]。因而,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对70例肺癌化疗患者分组观察,探讨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见正文展示。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期间7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试验对象。

将这7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36-74岁,平均值(59.27±7.42)岁;其中非小细胞癌有6例,鳞癌有22例,腺癌有7例;分期:Ⅰ期有5例,Ⅱ期有11例,Ⅲ期有14例,Ⅳ期有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5-75岁,平均值(59.86±7.54)岁;其中非小细胞癌有6例,鳞癌有21例,腺癌有8例;分期:Ⅰ期有6例,Ⅱ期有10例,Ⅲ期有13例,Ⅳ期有6例。在对2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上述性别、年龄、分型、分期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肺癌化疗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前期准备工作。由5名护理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过硬的护理人员共同组成认知行为护理小组,同时组织护理小组的成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沟通技巧、患者常见的认知误区以及干扰方式、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特征、常见的行为护理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2]。(二)第一阶段为认知矫正。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将印有肺癌化疗知识的手册发放给患者,同时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对其认知进行矫正,每周至少2次。对访谈中患者的认知误区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肺癌化疗患者常见的认知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以点概面,以偏概全,仅仅根据个别的细节或是情况就否定整体。②随意推断。患者经常容易在没有足够的证据的情况下,就对任意、草率的做出定论。③夸大或是缩小客观事实。④非黑即白,不能客观的认识事物,不是全对就是全错的思想[3]。护理人员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患者有上诉认知误区时,首先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感受和思维,其次要在充分尊重患者的基础上,耐心的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引导其对事物以及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最后针对患者错误歪曲的信念,护理人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者形成积极正面的思想。(三)第二阶段为行为疗法。从患者入院后的第3周开始,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的基础上,每周对其实施2次的行为干预,护理人员给患者发放渐进式放松的学习光盘,并对其放松训练进行指导,使患者逐渐建立积极的心态[4]。同时对于癌因性疲劳的患者进行干预,为其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四)第三阶段为巩固练习。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一周要给患者及其家属对第二阶段的训练内容进行巩固和指导,并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肺癌化疗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用SAS和SDS量表来评价焦虑、抑郁情况,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经软件SPSS22.0核算处理后,其中2组肺癌化疗患者的各项数据用“(x±s)”表示,同时用卡方值检验,最终结果显示为P<0.05,由此2组患者可以进行比对试验。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3讨论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是在建立在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通过访谈了解患者的认知误区,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使患者树立正确的信念,进而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通过引导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缓解其负性情绪,从而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占有明显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诉,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的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严明珠,马智勇,赵艳秋,等.个案管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62(2):241-245.

[2]郝倩.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1):82-84.

[3]夏申娥,林桢,高莉荣等.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2):222-223.

[4]汪浩,项东阳,孟颖等.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4):2266-2269.

[5]夏申娥,林桢,高莉荣等.常规肺癌化疗护理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2):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