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合并骨质疏松症56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合并骨质疏松症56例

宗耀华1张增建2

1.河北省邢台市第五医院中医科邢台054000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56例胃轻瘫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组28例,采用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治疗。结果:28例中显效率21人,有效4人,无效2人,流失1人,总有效率为92.6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合并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不仅明显改善早饱,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关节疼痛、腰腿疼痛亦显著缓解,但须辩证准确。

关键词: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糖尿病;胃轻瘫;骨质疏松症

引言

本研究主要分析糖尿病胃轻瘫同时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尿病胃轻瘫诊断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3]辩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4];骨质疏松症参照《外科学》中骨质疏松诊断标准[5];选择符合本研究本院门诊及病房2014-2016年2型中糖尿病胃轻瘫并发骨质疏松症病人56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男11人,女17人,年龄平均为(63.6±3.4)岁,治疗组男14人,女14人,年龄平均在(63.8±3.2)岁。并除外其他疾病及口服药物导致胃轻瘫、骨质疏松者;除外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本研究的患者特点为:糖尿病病史5-18年,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早饱、呃逆、上腹胀满、或恶心、呕吐等症状,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均存在胃排空延迟、胃蠕动缓慢,并除外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所有患者骨密度T值均在-2.5以下,均不同程度存在腰酸背痛,下肢疼痛,行走艰难等症状。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等,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选择口服多潘立酮或西沙比利、碳酸钙维生素D3片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组应用上述方案同时,口服芪薯糖骨汤加减治疗,方剂如下:黄芪30g,山药30g,白术10g莪术10g,木香10g,砂仁6g,枸杞10g,丹参20g,当归10g,延胡索10g,水蛭10g,补骨脂10g,鹿角胶10g,地龙10g,淫羊藿10g,大熟地20g,山茱萸12g,大云10g,毛姜10g,桃仁10g,红花10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服。连续服用3个月。根据病情临症加减。

1.3疗效评价显效:患者早饱,恶心、呕吐,腹胀、纳差等症状消失,局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乏力症状缓解,周身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患者早饱、呃逆、腹胀症状明显好转,局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关节功能部分恢复;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胃轻瘫:胃肠钡餐检查提示:胃排空延迟消失;骨质疏松症:测量骨密度:骨质正常T值>-1;骨量减少:-2.5<T值<-1;骨质疏松:T值<-2.5[5]。

2结果

2.1治疗效果治疗组28人,显效率21人,有效4人,无效2人,流失1人,总有效率为92.60%;对照组28人,显效12人,有效6人,无效10人,总有效率为64.2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胃排空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效果明显,上消化道造影提示胃排空延迟明显改善,恶心、呕吐,纳差、腹胀等症状消失或减轻。

骨密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前骨密度测量结果为(-2.88±1.01)g/cm2,对照组为(-2.91±1.03)g/cm2;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测量结果为(0.81±0.30)g/cm2,对照组为(-0.21±0.10)g/cm2,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组患者糖尿病胃轻瘫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两种并发症同时存在,其病机改变亦同出一辙。多发生于糖尿病病程5-10年后,中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在脾、胃、肾、肝等脏器功能失调,但经临床观察,脾肾两虚为本病的关键所在。消渴日久,耗阴伤气,气虚血瘀,痰浊内生,使胃络、骨之络脉闭阻而致病。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行温煦四末之职;脾胃虚弱,升降失司,水谷难化,精微不能输布于脏腑,久之则精微不布,无以荣养筋骨肌肉。胃之肌肉失养乏力则恶心、呕吐、腹胀、纳差;筋骨四肢肌肉无以充养故关节肌肉酸痛。脾虚纳化失常则后天之精乏源,不能充养先天,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亏虚则骨弱无力,骨质疏松。脾肾两脏虚衰,不能互相温煦,相互滋生则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病因病机。如《素问·太阳阳明论》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本文中芪薯糖骨汤重用山药、黄芪益气健脾,黄芪补宜脾胃,壮筋骨;山药补五劳七伤,补肾气、强筋骨,其含蛋白质较多;白术气香醒脾,莪术活血通络,木香、佛手理脾和胃,当归可补益脾血,生新兼能化瘀,鹿角胶滋阴补肾,仙灵脾、大云、骨碎补、补骨脂、枸杞、等补肾强骨,延胡索、水蛭活血止痛,全方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益肾强骨,从而达到五脏协调,纳香痛消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黄芪[6]增强免疫力、等功能,还具有抑制破骨细胞,降低骨吸收、降低骨高转换,维持正常骨结构;山茱萸、毛姜能明显提高小鼠骨密度,维持骨微结构的完整[7-8]。大熟地提取物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及活性[9];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具有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细胞增殖,增加骨形成量,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等作用[10]。本方经临床实践应用具有明显改善患者纳差、早饱、腹胀、疼痛、乏力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力,增加骨密度。本方经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翁建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05-08

[2]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67.

[3]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6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M].北京,1995:149-150.

[5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8

[6李朝阳,吴铁,黄连芳,等.黄芪水提液与已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研究[J].中草药,1998,29(1):27.

[7]陈涛.山茱萸水提液对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形态学影响[J].天津药,2003,15(4:5-6).

[8]谢雁鸣,秦林林,邓文龙,等.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细胞体外培养作用的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61-162.

[9]马清钧,王淑玲.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596-598.

[10]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