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机理论角度探讨高血压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从气机理论角度探讨高血压病

刘彩霞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心病科300102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病,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发现气机与高血压病关系密切,气机失调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产生诸多病理产物,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而临床治疗却常常从脏腑和病理产物入手,忽视了气机升降失常的本质,导致疗效欠佳。因此,笔者不辞浅陋,试从气机理论角度探讨高血压病,并论述之,以供参考。

1、气机理论

气机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中医基础理论指出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进行新陈代谢、维持脏腑功能的基础。《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诸如人体卫气营血运行、水谷精液输布、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物的排泄,甚至五脏中肾水之上升、心火之下降,肾主纳气、肺司呼吸,脾之升清,肝之疏泄,肺之肃降,都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气化表现。

气化,蕴藏于机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并体现了各阶段的生理特征。机体之初,生命稚嫩,气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稚阴未充,稚阳未长”,但机体表现出蓬勃生机,形体与功能壮大迅速,阳化与阴化过程都十分活跃;随后,机体进入鼎盛时期,表现为身强力壮、脏腑功能健全、能繁殖后代,阴化与阳化到达高峰,并保持相对平衡;最后机体气化出现紊乱,进入阴化和阳化不协调的衰退过程,表现为形体衰弱,功能低微,直至机体气化停止,神机化灭,即所谓“气散为死”。《医学求是》中有云:“明乎脏腑阴阳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领”。《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维系了体内新陈代谢的稳定协调和生命过程的有序进行,气的运动及其气化过程的停止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结。

从气机理论看,气化过度或不足、升降出入失常都可致病,《素问?举痛论》称为“百病生于气也”,张景岳也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都与气机不畅密切相关,他在《景岳全书?诸气》中说:“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病变,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阳化过度,脏腑机能亢进,产生过多的热量,而表现出病态的热证;而阳化不及,机体呈现出脏腑功能减退,能量化生减弱,不能提供足够热能,表现出寒证。阴化太过,精微物质化生过度,表现为形体肥胖,水饮内停等;阴化不及,精微物质化生不足,表现为形体消瘦,精血亏少,津亏液燥等。若肺气上逆则咳嗽、咯痰,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脾气下陷则成腹泻、脱肛、脏器下垂;气机内滞,则气郁胁胀,嗳气不舒;气机外散,则自汗、盗汗或脱汗。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言:“疏气另调,则其道也”,而李东垣也在《脾胃论》中说:“若不达升降沉浮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所以治疗疾病时要以调畅气机为基础。总之,气机失常是疾病发生的基础,调畅气机才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西医病名,它的诊断依赖于具体的血压监测数值,而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在中医角度看来高血压升高是一种病理状态,它的发生常因人体脏腑损伤、阴阳失调、气机升降逆乱所致。

古文典籍记载了大量关于眩晕发病机理的陈述,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中指出“倘津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扑”,《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又言:“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诸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即说明头痛、眩晕诸症与肝气上逆、风阳上升有关。

张介宾则在《景岳全书》中指出:“凡病此者,平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及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之于上,以致阴阳相失。”叶天士也曾说:“水亏不能涵木,厥阳化风鼓动,烦恼阳升,病斯发矣。”《类证治裁》中也曾云:“或由病后精神未复,阴不吸阳,以致目昏耳鸣,震眩不定”。可见阴液亏虚不能维系阳气,阳气亢于上,也可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总之,肝阳上亢,可因素体阳盛,可因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亦可因肾阴素亏,肝失所养,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同时,嗜食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也可引起高血压病的发生。就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曾云:“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也有因瘀致眩者。杨士瀛在《仁斋直指》中指出:“瘀滞不行,皆能眩晕。”瘀血阻络,脉道不畅,经脉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清阳不升,头目清窍失于濡养,从而引起眩晕的发生。

3、气机的升降出入与高血压:

维持机体正常的血压需要脉道的通利、脾气对血液的统摄、心气的推动和温煦等,总之离不开气血的正常运行和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而气血的运行和五脏功能的发挥,又离不开气化运动的正常升降出入。气的运动是通过脏腑之气的运动体现出来的,而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异常,是导致高血压病产生的根本原因。笔者在前面分析高血压产生的病因病机时,曾阐述了高血压的发生与风阳上升、阴虚阳亢、痰湿中阻、瘀血内停等有关,这些均与肝、脾、心、肾、肺五脏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脏腑气机失常有密切联系。如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气虚时,精髓不能上充以养脑;心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肝气升发太过,气血并走于上等。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闭。”这与现代研究发现的血压波动时间生物学规律不谋而合,现代研究证实一天中6AM-12AM血压明显升高,随后逐渐下降,至4PM-6PM时血压再次升高,此后逐渐下降,夜间血压相对偏低。由此也可证明,血压高低跟气机升降存在密切联系。

高血压病最常见的表现有头胀、头痛、烘热汗出、面红目赤、心烦口苦、烦躁易怒,此为气机升发太过,阳浮于上,失于沉降。还表现有头晕、下肢乏力、站立不稳,此为气机沉降于下,阳气上达不及。此外还表现有胸闷、两胁胀痛、腹满、抑郁不欢、善太息等,此为气机内郁脏腑,外出不及。而气失收敛,外出太过,还可伴有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等。因此,气机的升降出入异常可导致高血压病临床出现不同的症候表现。

总之,气机失调是高血压病产生的关键因素,治疗高血压病应从调理气机升降出入异常着手。

4、根据脏腑气机失调辩治高血压病。

4.1肝阳上亢型:主要是由于素体肝阳偏旺或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引动肝阳,上扰清空而导致。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口苦、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多郁怒而加重等症状。治疗当以平肝潜阳为法,通过此法清肝泄热、平镇肝阳,调和过于升动、亢盛于上之阳气,临证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使得肝平阳潜,气机调和,升降有序。

4.2阴虚阳亢型:此证患者主要是因肾阴素亏,或房事不节,耗伤肾精,肝失所养,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风内动,虚阳上亢,上扰头目清窍所致。临床表现为平素头晕耳鸣、头痛而空、腰膝酸软、遗精疲乏,多烦劳后加重等症。治疗以滋养肝肾、潜阳熄风的为主,使得阴液充足,以制约上升之虚阳,虚阳不升则肝风自息,阴平阳秘,应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

4.3痰浊中阻型:此型患者主要是由于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水谷不化,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导致。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食少寐多等症状。治疗当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主,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可达到脾健复运,湿浊渐去,清升浊降之目的。

4.4瘀血内停型:此种证型的患者可因各种原因(比如长期情志不调使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以致气滞血瘀,或患者素体阳虚,心阳不足,行血无力而致瘀阻于内,又或脾虚气结,水谷不化,痰湿内生,阻于脉道,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瘀血,瘀血阻遏经脉气血的运行,致使经脉气血的运行受阻,以致清阳不升,头目清窍失于濡养,引发眩晕。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加重,肢体麻木,唇舌及眼周紫暗等。治疗当活血化瘀、通窍止痛,使得瘀血祛除,气机调畅,清阳复升,清窍得养,临证常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

综上,治疗高血压应该对隐藏在证型背后的气机逆乱本质进行梳理、分析,可采用平肝潜阳、健脾化浊、滋阴涵阳、活血化瘀等方法,调理体内逆乱的阴阳二气,使“过升者得降,过降者得升”,恢复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序,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