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分析

彭守春

贵州省思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思南565100

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5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救治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休克现象,经过多学科协同会诊、急诊抗休克治疗,以及急诊手术室及时处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伤,在57例患者中,死亡11例,其中4例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2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血气胸、1例死于肾衰竭,病死率为19.30%;抢救成功46例,抢救成功率为80.70%。结论:对于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救治,以早期的多学科会诊以及在急诊手术室及时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伤,可最大程度的预防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防止患者发生器官衰竭也有一定帮助,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多发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

随着工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交通事故、机器损伤、爆炸性事故、矿场事故等多有发生,另外打架斗殴、锋利凶器造成的创伤也越来越多。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原因的作用下,造成人体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创伤,并且其中至少有一处致命性的损伤。多发伤应与多处伤进行区别,多处伤是同一部位或脏器有两处以上的损伤。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受伤部位有密切关系,头部创伤者可出现昏迷、面颈部创伤者可出现窒息。此外,由于多发伤患者失血量大,最易导致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多发伤的主要特点是伤情变化快、病死率高、休克率高、伤情复杂易漏诊等,因此,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为观察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现选取我院救治的5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分析结果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5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外科学》(第八版)中关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6.7±5.4)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26例、高处坠伤12例、重物砸伤9例、机器挤压伤6例、其他损伤4例;受伤部位包括:颅脑损伤19例、肢体损伤22例、胸部损伤9例、腹部损伤7例。

1.2方法

1.2.1病情评估

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受伤情况,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存在病情重、病情紧急的特点,患者多不能够对自身情况进行描述,入院后护理人员全面、系统的评估则尤为重要,可为后期的抢救和治疗提供必需的指导信息。

1.2.2生命体征观察

患者入院后送入抢救室,使用监护设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脉搏、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指标,积极给予患者止血和抗休克治疗,并根据损伤部位和受伤情况进行系统的抢救治疗。

1.2.3维持患者内循环稳定

查明患者口腔情况,若存在异物及时清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窒息;带有义齿的患者应将其取出,以免误入呼吸道。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吸氧治疗,氧流量保持在6~9L/min,浓度一般为40%左右。患者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抢救,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其补液扩容治疗,保持患者内循环血量及体液循环的平衡。

1.2.4止血治疗

开放性损伤患者若存在少量出血则使用常规压迫止血法;存在大血管破裂者使用钳夹止血术,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实施缝合清创处理;对于活动性出血患者首先进行外固定,使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止血过程中如果患者疼痛难忍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镇静药物实施镇痛治疗;若患者存在四肢冰冷、神志不清,需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出血,通过穿刺确定出血部位并立即进行手术治疗,进行止血。

1.2.5术前准备

术前进行血、尿常规检查,查明患者血型并做好术前配血工作,常规术前备皮。

1.3急诊救治成功标准

救治后患者四肢体温恢复正常,无发绀情况,在不使用升压药物下尿量>20ml/h,收缩压>12kPa,脉压差≥4kPa。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休克现象,经过多学科协同会诊、急诊抗休克治疗,以及急诊手术室及时处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合并伤,在57例患者中,死亡11例,其中4例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2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血气胸、1例死于肾衰竭,病死率为19.30%;抢救成功46例,抢救成功率为80.70%。

3讨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患者在激烈暴力作用下,其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大量出血,循环血容量急剧下降,造成患者休克的发生。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情十分危急,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因此紧急有效的抢救和处理是降低疾病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急诊急救工作所受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院前快速抢救对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一般发生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在120急救车上可完成止血、包扎、紧急复苏、开放气道、输液扩容等早期抢救,本组中57例患者除1例现场死亡外,其他56例均成功转运到医院急诊科进行抢救治疗。患者入院后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并同时给予抗休克治疗,遵循现代医学所提倡的诊断与抢救同时进行的原则[1]。此次研究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给予患者静脉穿刺输血、输液、吸氧,监测患者中心静脉压;危重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患者入急诊室后行床旁B超、心电图、X线、胸腹穿刺等相关检查,积极进行术前准备,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送手术室进行进一步的抢救治疗。在此次研究中总结发现以下几点,首先,在抢救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时,有效的扩容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在抢救时必须尽快开放静脉通道,注射1500~2000ml的平衡液,为下一步输液做好准备,全血是最理想的复苏胶体液,紧急时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代血浆代替,但需注意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不得超过1000ml,否则会加重患者病情。另外,糖皮质激素应在休克复苏早期使用,可抑制自由基组成,提高机体代谢能力,从而避免炎症的发生[2]。抢救时,血管活性药物具有更加优越的抗休克效果,对于十分危及的患者单纯扩容并不能缓解病情,注射小剂量多巴胺一方面能够提高血压,还可以避免胃肠道缺血而发生的应激性溃疡和内源性感染等并发症。最后,早期抗感染治疗和支持治疗可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器官衰竭的发生。综上所述,对于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及早进行有效的抢救至关重要,能够及时预防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吴昊,高平发,王青.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97-98.

[2]陈文福,潘海晖.48例多发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J].黑龙江医药,2016,29(0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