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急救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87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急救护理

秦永芝高佩凤

天津市海河医院结核三科天津300350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调查我院87例肺结核咳血患者咯血时间、咯血量、咯血先兆、咯血时的情绪及伴随身心状况包括神志、呼吸等变化,特别是大咯血窒息的先兆表现,同时结合患者的血液、痰液、胸片、气管镜等检查结果进行护理评估及观察,从而采取有效措施。结果87例患者5例死亡,82例好转出院,提高了肺结核咯血患者的预后。结论大咯血是急危重症,及时准确评估大咯血先兆以及窒息的表现,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告知大咯血的应急处理以及抢救设备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对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抢救时一定要争分夺秒,还要娴熟、敏锐、镇静,尤其是护理工作一定要跟得上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护理

咯血是肺结核病常见的并发症,约1/3的肺结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其特点是发病急,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失要求血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大咯血多见于结核空洞内小动脉破裂的患者,可造成窒息或者严重失血性休克,其中窒息是造成咯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防止发生大咯血和窒息是治疗和急救护理的关键。本院在近几年对肺结核合并咯血的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87例均为2008年10月~2013年4月在海河医院住院患者,男57例,女30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14岁,平均52岁。均结合临床直接痰涂片检查,结核细菌学检查,胸部X线摄片,病理学诊断为肺结核。按咯血量分为大量、中量、小量三类,其中大量11例,中量38例,小量38例。经过精心、科学的护理和及时治疗抢救,其中死亡5例,余下82例出院。

2护理评估

2.1临床症状评估及观察

2.1.1排除上呼吸道出血

排除鼻出血,后鼻腔、咽部出血,有时在睡眠时不自觉坠入气道而于清晨咳出,此类出血一般量少、色黑。

2.1.2咯血量的评估

咯血量的多少与疾病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少量间断咯血,不致造成严重后果,但可能是严重疾病或肿瘤的早期信号。一次大量咯血,可因窒息致死。

2.1.2.1痰血或血染痰:痰中带血丝或点状血块,但以痰为主,视为“痰血”。血染痰是指痰被血染成红色,以血为主。

2.1.2.2小量咯血:一次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100ml以内者。

2.1.2.3中量咯血:一次咯血量在10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300ml以内者,反复、多次少量咯血,持续数日。

2.1.2.4大咯血:一次咯血量在200ml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量在600ml以上者。

2.1.3咯血多为鲜红色,含有泡沫或痰液,不易凝固,呈碱性。

2.1.4呼吸、神志等情况变化咯血时注意患者呼吸次数、深度、节律、有无呼吸困难,两侧呼吸音有无改变。

2.1.5伴随身心状况咯血前患者情绪常不稳定,坐卧不安、胸闷等。一旦咯血,不论咯血多少,患者神情紧张,呼吸、心跳增快;反复咯血者常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恐慌,咯血一时不易制止,促使病情加重。

2.1.6窒息表现大咯血时患者出现情绪紧张、面色灰暗、胸闷气促、咯血不畅,往往是窒息先兆,应引起警惕。

2.2辅助检查评估

2.2.1实验室检查

2.2.1.1血液检查:如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出凝血时间、血细胞比容检测等,以判断出血量及出血原因。

2.2.1.2痰液检查:如痰细菌学、结核菌检查、脱落细胞检查等,阳性结果可帮助诊断。

2.2.2X线检查可提供诊断依据。

2.2.3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观察病变、确定出血部位、清除积血、做活检。

少量咯血时,痰中带血丝、血块、咯血前可有精神倦怠无力、喉痒、胸闷、咳嗽、易烦躁,大量咯血时,患者常表现有腥气味,精神紧张,焦虑、全身无力、头晕、心慌,自觉头晕,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加快,咳嗽剧烈,有的可突然发生面色青紫,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牙关紧闭,呼吸停止等窒息征象。

3治疗要点

3.1安静休息,耐心解释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3.2止血药物的应用,静脉注射立止血1000U,肌肉注射立止血1000U,脑垂体后叶素6U或12U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氧气吸入,如呼吸停止立即抢救,必要时要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护理

4.1心理护理

初次咯血的患者,往往心情特别紧张,尤其是老年人更有许多顾虑,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勤巡视,善于倾听,让患者时刻有一种安全感。

4.2防窒息的护理

让患者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开放呼吸道,鼓励患者咳出积血,不要咽下,避免血流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鼓励患者维持正常呼吸频率,如患者想借屏气呼吸减少出血量,应进行耐心说明,屏气会造成喉头痉挛,使咯血不畅,有窒息危险,应准备压舌板、开口器、吸引器及急救药品,以便发生窒息时抢救。

4.3药物护理

脑垂体后叶素是一种血管收缩剂,内含催产素和加压素,加压素直接兴奋平滑肌,使小动脉收缩,肺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肺循环血量,并促进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而止血,给予垂体后叶素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便意、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上述反应应减慢滴速或停药[2]。

5讨论

肺结核大咯血的发生机制与肺结核病变进展导致肺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病变部位小血管侵蚀,空洞内动脉瘤破裂和较大血管破裂等有关。大咯血是急危重症,抢救时要做到分秒必争,现场救治,不失时机。要求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抢救、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机智灵敏的快速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冯菊梅.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78.

[2]朱慧.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5,1(6):66.

[3]胡加红.73例老年肺结核咯血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8,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