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心力衰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1例心力衰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张义霞1贾建萍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关键词: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护理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的在深静脉内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患者的自身因素及合并的疾病,如高龄、产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者、长期卧床、下肢静脉曲张等,均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1]。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下肢多见。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我科于2013年10月收治1例心力衰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历介绍

患者,男性,83岁,近一月来反复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于家中大便后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端坐位,咳泡沫样痰。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3年10月20日收入我科。患者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布满湿罗音,心律齐,双下肢水肿。查体:体温36.5℃,脉搏11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158/96mmHg;入科后取半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6-8L/min;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及时、正确地给予强心,利尿剂。经治疗患者胸闷气短症状缓解,双下肢水肿减轻。患者于10月25日诉:“左下肢疼痛”,查体见左侧下肢红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温较高。静脉彩超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并发小斑块形成;左侧胫前、胫后动脉不全闭塞;左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血栓形成;右侧下肢深静脉彩超未见异常。遵医嘱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丹参多酚盐静脉输液,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于12月5日病情好转出院。

2护理

2.1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床单位干燥整洁,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减少人员探视。

2.2患肢护理告知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左侧下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以增加血液回流,严禁按摩患肢,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以防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但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右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利于促进血液循环[2]。患肢应适当给予保暖,但不能用冷、热敷疗法,因为冷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血液的供应,而热敷会使组织代谢增加,加剧缺氧[3]。告知患者穿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的同时还可以预防浅静脉曲张、下肢淤血性皮炎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

2.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的周径,并与前日记录和健侧周径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观察患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皮肤、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4心理护理患者因疼痛而导致睡眠质量不高,精神状态不好;年龄高,基础疾病较多,再加上对下肢血栓的不了解,会产生恐惧感,护士应多关心、帮助患者,耐心地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所认知,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2.5抗凝治疗的护理该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虽不能溶解血栓,但是它可以延长凝血时间来避免血栓的蔓延和再发。通过低分子肝素钠与抗凝血酶的结合,阻断血小板聚集和破坏,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4]。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时选择肌肉皮下注射,患者取卧位,注射部位为前外侧或后外侧腹壁的皮下细胞组织内,每次注射选择不同位置,注射前评估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硬结。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垂直进针,注意不要水平进针。同时配合医生做好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

2.6并发症的护理

2.6.1出血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应注意观察患者局部有无出血点、渗血及全身出血,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注意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防止应激性溃疡。各项护理操作应动作轻柔,防止机械性损伤。

2.6.2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后,沿着血流到达肺部,堵塞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大栓子可停留在肺主动脉或肺叶动脉分叉处,导致大面积肺栓塞,病情急、重,死亡率高,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5]。护理时应注意患者有无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症状。一旦发现,迅速报告医生的同时,准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器和抢救物品,协助抢救。

2.7皮肤及恢复护理患者因为年龄大,长期卧床,摄入较少,营养较差,可能会引起压疮,因此,应经常提醒患者翻身或协助翻身。待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适当下床活动,可以嘱患者先床旁站立,并逐渐开始平路步行,但应避免上下楼梯、久站和久坐,活动动作过大,适当活动可增加肌肉收缩,加强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可用Buerger锻炼法:1坐在床边,双腿自然下垂,双足晃动1min;2平躺于床上,舒展双下肢,抬高双足至与地面平行的位置,保持1min;3重复以上动作5-10次。)

2.8饮食护理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食物;同时根据浮肿程度限制钠盐,避免加重水肿。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后血栓脱落及增加心脏负荷。

2.9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继续服用强心药物,抗凝药物,按时按量服用,不能擅自停药或者更改药物剂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的主要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剂量及方法,规律用药,按时复查。每日监测体重,如果体重持续、快速增加是心衰加重的表现。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睡觉时抬高患肢。严禁吸烟,防止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引起胆固沉积。

3小结

心衰的患者由于活动受限或者懒于下床活动,长时间卧床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若不能及时发现,可并发为肺栓塞,危及生命。然而在护理过程中,为了防止压疮的发生,护士往往会比较注重患者皮肤的护理,教导病人勤翻身,而忽视了指导患者肢体运动。因此,在护理病人时,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护理措施。积极做好健康宣教,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指导长期卧床时应活动肢体,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周晋,黄河.血液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2.

[2]董国祥主编.实用血管外科学及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202.

[3]罗春梅,任敏.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加静脉溶栓术后病人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47-1048.

[4]刘玉全,王梅芳,涂明利,等.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非大面积肺栓塞疗效比较[J].医药导报,2008,27(11):1357-1358.

[5]杨鑫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的临床诊治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4):74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