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陈志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陈志熠

陈志熠

天津西青医院心内科天津市30038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原则,选取我院心内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名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d对患者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SDS、SAS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A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焦虑;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管腔急性闭塞,冠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以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心电图特征性动态改变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为特征,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1]。患者常因剧烈而持续的疼痛产生濒死感,出现极度紧张、焦虑甚至恐俱情绪。因此,对具有诱发疾病的患者形成了潜在心理影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更多的人文素养[2]。我院心内科实施了较好的护理干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完全随机对照原则,选取我院心内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名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符合伦理委员会基本要求。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情况、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3-5]:①积极健康宣教:主动向患者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在心理上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的健康宣教,避免患者盲目的悲观和对疾病的恐惧,为患者例举成功案例,树立患者信心。②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要保证态度和蔼和温柔,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注意聆听患者的心声。进行各种操作时应做到有条不紊,动作娴熟。积极主动与患者多进行交流,认真倾听患者对疾病的感受,耐心解答其疑惑,使其在危难中感受到关怀和支持,避免将太喜太悲的事情告诉患者,让患者保持平静的心态。③详细用药指导:细致向患者讲解合理用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告诉患者药物的原理及作用,规律用药,特别是支架术后常规坚持抗凝药物使用的必要性,提高患者遵医的依从性。同时要将服药的注意事项及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当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及时向医务人员汇报,及时处理。④家庭和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必须做好和家属的沟通工作,既要向家属讲清疾病的危险性,又要宣传科学技术的进步,让家属面对现实,努力配合医护抢救工作。告知家属鼓励家属不断强化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创造积极的家庭支持系统。⑤有效镇痛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患者胸痛剧烈,烦躁不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可使心肌耗氧量进一步增加,因此,护士应尽快报告医生,按医嘱及时给予镇痛处理。⑥温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干净舒适,为患者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给患者一种舒适的感觉;将病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调节至人体舒适范围,减轻噪音污染;保持空气清新。⑦有效心理护理: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与家人交谈,释放压抑的情绪。通过自身的语言及行动来表示对患者的关心,减轻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积极调整自身情绪,用最佳状态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

1.3观察指标

1.31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由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受检者完成SAS、SDS评分,SAS及SDS分值越高,则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SAS及SDS评分比较

入院当天两组患者SDS、SAS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A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SAS及SDS比较表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紧张焦虑是急性心肌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休克、严重心力衰竭甚至心脏破裂、心搏骤停等。情绪的波动会增加患者心理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对健康无益,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办法予以调节,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6]。

研究显示,入院当天两组患者SDS、SAS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A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给予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其对于治疗的依从性。积极鼓励和安慰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赢得家属的配合,给予了患者极大的情感支持,增强了患者对于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淑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8:1.

[2]刘雯,卢惠娟,胡雁,秦薇,曹艳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预测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01):70-73.

[3]曾影红,张晓璇.心理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07):609-611.

[4]董爱霞,金蓉,马爱琴.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04):15-16.

[5]霍燕嫦,黄宝如,陈巧平,王志红.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2):16-18.

[6]田锐,吕树铮,柳弘,陈新,刘欣,宋宪涛,朱华刚.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0(0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