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排尿训练治疗肛肠病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术前排尿训练治疗肛肠病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窦尧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71887部队医院山东烟台265609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排尿功能训练对肛肠病手术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收治的95例肛肠病手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诱导排尿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术前排尿训练,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24h内排尿次数、首次排尿量、VAS评分、膀胱功能及热休克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首次排尿时间、24h内排尿次数、首次排尿量和VAS评分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膀胱功能恢复优良率和热休克蛋白水平都更高,而尿潴留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排尿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避免肛肠手术导致的术后排尿障碍。

关键词:排尿训练;肛肠病;排尿功能;影响

排尿困难是肛肠病术后常见并发症,引起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因素众多,常见因素包括心理因素、手术应激反应、麻醉因素、术后疼痛等,术后排尿困难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会诱发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较大,为此本文将术前排尿训练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5例肛肠病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3例,女32例,年龄在33-67岁之间,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9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7±2.6)岁,原发性疾病类型中痔疮患者20例,肛裂患者9例,肛瘘患者6例,肛门脓肿患者17例,手术时间在39-76min之间,平均时间(48.3±2.9)min,麻醉方式中静脉麻醉12例,骶麻10例,局麻30例,对照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9±2.8)岁,原发性疾病类型中痔疮患者18例,肛裂患者7例,肛瘘患者5例,肛门脓肿患者13例,手术时间在32-70min之间,平均时间(45.8±3.4)min,麻醉方式中静脉麻醉11例,骶麻8例,局麻24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两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术后进行常规诱导排尿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术前排尿训练,具体措施包括:心理干预,讲授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强调术前进行功能训练的重要性,消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和提高训练配合度。排尿训练,术前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床上排尿,指导其增强排尿意识,教授阴部肌肉放松和收缩的方法,以此增强患者排尿自主控制能力,术前每天训练四次以上,术后每4h要求患者排尿一次[1]。

1.3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24h内排尿次数、首次排尿量、疼痛情况、膀胱功能及热休克蛋白水平。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0分表示术后无疼痛,而10分表示疼痛剧烈,对患者术后睡眠、饮食、心理状态等有严重影响,量表评分与疼痛程度呈现正相关。术后48h对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患者术后48h内能够自主排尿,出现尿意后可自主控制排尿过程为优秀,患者术后48h内出现尿意,排尿过程相比术前自主控制力减弱,且偶尔出现尿失禁为良好,患者术后72h内未出现自主尿意,无法自主控制排尿过程,出现尿失禁者为差[2]。分别于术前后检测患者热蛋白水平,热蛋白水平是一种自我保护性机制的蛋白,其表达水平与术后膀胱收缩功能呈正相关,本文选择检测的蛋白类型包括HSP-47、HSP-60和HSP-90三种,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查操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临床数据,数据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排尿相关指标及疼痛比较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首次排尿时间、24h内排尿次数、首次排尿量和VAS评分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2两组膀胱功能、热休克蛋白表达及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膀胱功能优良率和热休克蛋白水平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尿潴留发生率为9.6%(5/52),对照组术后发生尿潴留10例,尿潴留发生率为23.2%(10/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肛肠病手术患者极易发生术后排尿困难,除心理紧张、手术疼痛等外科手术普遍因素外,麻醉和手术创伤是重要原因,肛肠病手术麻醉阻滞范围不仅包括阴部和肛门括约肌的神经,而且骨盆部位的内脏也会不同程度被阻滞,进而诱发尿道括约肌收缩或痉挛,膀胱平滑肌则出现松弛[3]。肛肠病手术部位离尿道距离近,手术刺激、术后疼痛及肛门填赛物等,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或痉挛,加重术后排尿困难。本文术前排尿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排尿指标相比对照组都更优,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也更优,因此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

参考文献:

[1]冯银平.术前排尿训练对肛肠病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9,25(11):1222-1223.

[2]毛静.术前排尿训练治疗肛肠病术后尿储留10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7):131=132.

[3]林涛.肛肠病术后尿储留的发生原因及中西处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