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胸部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志勇

王志勇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天津武清301700

摘要目的:探究胸部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患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60例患者,选取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这60例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观察患者CT图像的表现,并进行诊断。结果: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根据胸部CT可表现为以下几点:(1)支气管粘液栓;(2)双肺弥漫分布的小叶中心性栗粒状结节影并见树芽征;(3)炎性斑片状渗出病灶;(4)远端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双轨状”轻度支扩:(5)肺间质性改变及纤维化。结论:针对患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胸部CT进行检查,根据CT图像可明显观察到病变的特征性表现,可作为临床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胸部CT;诊断价值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呼吸性细支气管与双肺细支气管的小气道慢性炎症导致的,主要会导致呼吸道的疾病,常常会阻碍气道的正常呼吸气,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如若不及时治疗,则引起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于此病与临床上其他疾病具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如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等疾病,如若诊断错误,则会影响患者最佳治疗的时间,使病情加重[2]。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患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60例患者,选取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给予胸部CT进行检查,探究胸部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现将报道如下:

1.基础资料与一般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60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6.41±12.36)岁,病程1周~15年,平均病程(5.46±3.49)年。患者常会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其中15例咳黄脓痰,9例有咯血症状。对60例患者进行听诊,在两下肺均能听到细湿罗音。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痰菌培养给予胸部CT检查。痰菌培养:15例革兰氏阴性杆菌,20例低氧血症,5例患者周围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多,7例合并副鼻窦炎。胸部CT检查: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胸部的扫描。

1.3观察指标

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诊断:(1)患者是否具有慢性副鼻窦炎或有此病的既往史;(2)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3)对患者进行进行胸部CT检查,可发现两肺出现弥漫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胸部CT图像表示:(1)出现了远端支气管粘液栓;(2)所有患者的图像上可见双肺弥漫分布的小叶中心性栗粒状结节影并见树芽征;(3)炎性斑片状渗出病灶;(4)远端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双轨状”轻度支扩;(5)双肺有大量的斑片状模糊阴影;(6)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7)有少量的空气潴留征;(8)双肺结核性病灶。

3.讨论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一种呼吸细支气管发生的慢性炎症,主要由空气污染、遗传、感染等方面导致。目前根据临床数据显示,约有80%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同时存在着副鼻窦炎。由于支气管黏膜的异常分泌导致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它主要是由呼吸性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的炎症,在病理上可观察到呼吸性支气管周围存在很多的炎症,具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肉芽组织的形成会阻塞呼吸性细支气管[3],导致呼吸不畅。由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常常会被误诊,导致错过患者最佳治疗时间。例如支气管扩张随也伴随着咳嗽、咳痰、少量咯血的症状,但是在CT图像上并不累及肺部,只能看到肺部以上的支气管发生病变,支气管管壁增厚。由此可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能准确的断定患者的疾病类型,根据胸部CT检查的图像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且CT图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在临床上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诊断:(1)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2)是否有副鼻旁窦的病史;(3)CT图像下是否出现颗粒样结节状阴影。根据以上几点对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患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60例患者,选取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均给予胸部CT进行检查,根据患者CT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从胸部CT的图像上可明显发现有弥漫性分布的栗粒状小结节伴树芽征,结节影在双肺下叶较为常见,边界清晰,主要是由于细支气管管壁的增厚导致的投影。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常常伴随着有支气管扩张的现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泡内气体无法顺利排出,在远端的肺泡处也会形成空气潴留征,可发现小透亮区。肺间质纤维化改变,主要位于肺底部,在CT图像上可出现网格状的阴影。

多层螺旋CT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弥漫性细栗粒状伴树芽征、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症状的改变,具有节约时间、分辨率高等优点,被临床上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针对患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胸部CT进行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尹峰.胸部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8(10):1477-1478.

[2]唐建锋,李贤根.胸部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5,2(34):290-290.

[3]刘璠,朱然,康健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特征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41(3):357-361.

[4]杨金花.胸部CT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9):7771-7771.

[5]徐传财,黄建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4):68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