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临床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

周红霞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效果,为医护人员输血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输血流程中采用临床路径800例输血病例为研究组,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临床路径前的600例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输血同意书、输血病程记录、输血护理记录、输血医嘱、血液输注及配发血报告单等各项指标合格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血液输注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输血中采用临床路径,可保证医院输血流程的规范化,有效的降低输血差错率,保证医院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临床路径;规范化输血;应用

作为临床中的支持性及代偿性治疗方法,输血在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医院实际输血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给医院输血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因此,应规范医院各项操作流程,保证医院输血安全。临床路径依据某种疾病、手术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治疗及护理措施,通过各专业的协调配合,保证了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服务的质量,实现了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临床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输血流程中采用临床路径800例输血病例为研究组,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临床路径前的600例病例为对照组。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本研究中,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路径,研究组接受临床输血路径操作。具体如下: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数学部分》等相关政策,组织医院中的医生、护士及数输血可的人员共同交流制定输血临床路径。成立了质控小组,由医护人员、输血人员等向患者详细制定输血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等,告知患者临床路径下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情况。医护人员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配合的积极性。医院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输血前医护人员明确患者基本资料,采集患者血标本中的需要的各种信息,保证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血液保管过程中禁止猛烈摇晃,禁止加温,避免将血液长期放置在室温环境中,输血前的核对环节注意三查八对,仔细核对患者病例,保证所有信息准确无误。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的观察指标如下,两组的输血同意书、配发血报告单、输血病程记录、输血护理记录、输血医嘱等输血相关文书,统计病例输血前是否接受传染病检测、统计所有病例的血液成分输注是否合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所有统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规范化输血合格率比较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输血同意书、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医嘱、配发血报告单、血液输注等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两组血液输注不合理性分析

研究组出现6份(0.75%)血液输注不合理病例,以血浆不合理为主。对照组出现63份(10.33%),其中,红细胞占30份,比例为47.62%,血浆20例,比例为31.75%,血小板占5例,比例为7.94%,冷沉淀5例,比例为7.94%,血浆容量不足3份,比例为4.76%。两组血液输注不合理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传统的临床输血注重输血前的核对、常见输血反应的处理,缺乏准确的输血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及随意性,医院输血操作的不规范化造成各种问题出现【3】。临床路径的实施,有效的规范了医院输血流程,为护理人员及工作人员提供了工作依据,避免了输血操作的盲目性,保证了医院输血的安全性及规范性。本研究中,研究组的输血同意书、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医嘱、配发血报告单、血液输注等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出现6份(0.75%)血液输注不合理病例,以血浆不合理为主。对照组出现63份(10.33%),其中,红细胞占30份,比例为47.62%,血浆20例,比例为31.75%,血小板占5例,比例为7.94%,冷沉淀5例,比例为7.94%,血浆容量不足3份,比例为4.76%。两组血液输注不合理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液输注不合理性分析中,红细胞输注量过多及血浆无指征较为常见,通常医生应在血液输注后进行输血治疗效果的诊断,但在实际输血过程中,医生未对实际的输血效果进行诊断,造成医院输血血浆评估缺失,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医生在血液输注后进行效果的评估,有效的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节约了血液资源。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保证了输血几率的客观性及准确性,降低了医院输血记录不规范造成的各项事故,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养与管理,保证临床科学用血【4】。

综上所述,临床输血中应用临床路径,可有效的规范医院输血的流程,降低输血差错率,保证医院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立刚.临床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3-4.

[2]刘新君.临床护理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05):131-132.

[3]毕晓琳,李宁,高艳,汪艳,叶萍,韩放,乔世岩,卢发强,于宇.临床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07):744-746.

[4]龚永启,王奕锐,胡华,王文兰.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与临床输血安全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