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78例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表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慢性硬膜下血肿78例临床诊断及影像学表现

胡琳1姚源2(通讯作者)谢明国1李莉1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72;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征、CT表现与手术结果。方法对2014—2017年我院收治经头部CT证实的CSDH共7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CT表现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73例(93.59%),5例复发(6.41%),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简单、疗效满意。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诊断;影像学表现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aematoma,CSDH)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多数病患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患病后,患者常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及进行性痴呆、健忘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者发生肢体无力,容易摔倒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因外伤史不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被患者忽视而危及生命。头部CT是诊断此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外伤时间及血肿期龄等因素影响,头部CT表现常呈现多种形态。2014—2017年我院收治经手术证实的CSDH共78例,现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8例患者,男性49例,女性29例;年龄41—92岁,平均年龄72.3岁。明确外伤史65例,占83.3%。

1.2病史及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症状多在颅内高压时出现,主要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继而发生走路不稳,容易跌倒,精神恍惚或胡言乱语,甚至出现癫痫、昏迷等。其中头痛72例,头晕70例,恶心、呕吐62例,单侧肌力减退52例,双侧肌力减退4例,行为异常4例,失语2例。

1.3扫描方法

78例患者人院后当天均行CT平扫检查,采用GE宝石能谱CTHD750+扫描,以0ML线为基线,向上连续横断扫描,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其中30例做增强扫描(造影剂为优维显300mg:100ml,行Bolus法注射),15例行核磁共振扫描。

1.4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颅骨钻孔双孔冲洗引流16例,单孔双管冲洗引流60例,2例去骨瓣减压清除血肿及包膜剥除术。拔除引流管前均行CT复查,引流时间一般为3至7d。

2.结果

78例中,73例均恢复良好,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有的出现几种并发症。血肿复发5例(术后1至3月复查头颅CT提示术区等密度占位),气颅6例,癫痫3例,继发性颅内血肿2例。

78例患者均经CT确诊为CSDH,血肿位于大脑表面颅骨内板下方,呈半月形,其中右侧37例,左侧35例,双侧6例。血肿呈梭性、半月形低密度影53个(67.9%),其中右侧24例,左侧23例,双侧5例。呈新月形高密度影2个(2.56%),均为右侧。呈等密度影19个(29.5%),其中右侧10例,左侧9例。呈不规则型混合影4个(5.12%),其中右侧1例,左侧3例。3例(3.85%)血肿周围见不连贯钙化影,均为左侧。血肿截面最大109mmx28mm,最小50mm×11mm。除6例双侧血肿致两侧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居中外,余72例患侧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近乎平行线向健侧移位。MRI检查示,血肿于T1加权成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区,T2加权信号强度增高。

3讨论

CSDH约占据颅内血肿的10%,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中多数患者有轻微头部外伤病史[1]。,国内的报道在老年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6.5/10万人[2]。CSDH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表现为头痛头昏、智能和精神障碍,易误诊为血管性痴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3],CSDH更常见于男性患者,原因可能与男性外伤的发生率更高[4],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对血管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有关[5]。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CSDH的诊断,当CT显示的血肿为等密度影时,可增强扫描或MRI检查。

慢性硬膜下血肿一旦经影像确诊确诊后,只要存在临床症状并无手术禁忌,均应手术治疗。本组78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为颅骨钻孔冲洗引流、去骨瓣减压清除血肿加包膜剥脱术。钻孔冲洗引流术是首选治疗方法[6,7],时间短,创伤小,病人耐受程度好,能快速清除血肿腔内的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血性液体,迅速地恢复凝血机制,阻断血肿腔继续出血,解除脑组织外部压力,为脑组织的复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于MRI显示脑表面包膜明显增厚的患者,因包膜影响脑复张,需要采用去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和包膜。

参考文献:

[1]YadavYR,PariharV,ChourasiaID,etal.Theroleofsubgalealsuctiondrainplacementinchronicsubduralhematomaevacuation[J].AsianJNeurosurg,2016,11(3):214-218

[2]高乃康,毛伯镛.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及其复发相关因素研究.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3(4):350-351.

[3]宋志旺,祁震宇.慢性硬膜下血肿196例诊治[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2,22(1):91—93.

[4]AdhiyamanV,AsgharM,GaneshramKN,BhowmickBK.Chronicsubduralhaematomaintheelderly.PostgradMedJ,2002,78(916):71-5.

[5]SpalloneA,GiuffreR,GagliardiFM,VagnozziR.Chronicsubduralhematomainextremelyagedpatients.EurNeurol,1989,29(1):18-18

[6]李军,刘万山,郭世文.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0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7,6(5):463-464.

[7]张晶,刘藏,侯瑞光,等.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3):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