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吴秀玲

孝感市城中口腔门诊部湖北省孝感市432000

摘要:目的:对于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60例),2016年06月至2017年04月是收治时间,本研究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非种植体强支抗干预,实验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干预,并对比其应用效果、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经微型种植体支抗干预的上中切牙唇向移动距离为(4.41±1.74)mm,磨牙移位为(6.01±0.75)mm,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效果显著,且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口腔正畸;微型种植;预后情况;磨牙移位;不良反应

口腔畸形为临床中常见的口腔疾病,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对美观度的要求亦持续性提高,故使得口腔正畸治疗的应用率不断提高。正畸治疗可通过施加外力于牙齿,从而起到平衡作用。有研究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抗为新型口腔正畸技术,且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1]。本研究为对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不同正畸治疗方案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在本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60例),2016年06月至2017年04月是收治时间,本研究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具体如下:

实验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19、11例;年龄范围上限值:29岁,下限值13岁,年龄平均值(20.38±7.28)岁。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2、8例;年龄范围上限值:30岁,下限值14岁,年龄平均值(20.13±7.50)岁。

对比2组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行口外弓加强支抗治疗,8~12h/d为治疗时间,200~300g为牵引力,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调整,同时间采取横鄂杆配合治疗,其他方式痛实验组。

实验组方法:采取洗必泰对于患者的口腔进清洗,予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此状态下予以修复手术,术前对患者的额颌曲面断层片、根尖片进行常规拍摄,对植入角度、部位及深度进行选择,避免操作时对牙神经、牙龈产生损伤,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予以微型种植体干预,在牙槽处黏膜处作小切口后将微型种植体填入。选取偏向牙龈方向2~3mm或膜龈结合部位为置入部位,其方向垂直于骨面。术后预防性采取抗生素治疗。微型种植体植入完成后采取橡皮圈链接种种植体及对牵引后施加适当力量,每月予以复诊,并对橡皮圈进行及时的更换,将微型钛钉取出,对正畸效果进行评估[2]。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干预的上中切牙唇向移动距离、磨牙移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干预的上中切牙唇向移动距离、磨牙移位为计量数据,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2组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干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数据,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2组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干预的各项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2组对比各项计量数据

实验组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经微型种植体支抗干预的上中切牙唇向移动距离为(4.41±1.74)mm,磨牙移位为(6.01±0.75)mm,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对比2组患者的各项计量指标数据(n,x±s,mm)

注:△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3讨论

错颌畸形为临床中常见口腔疾病,大量研究表明,龋齿、牙周病及错颌畸形为口腔三大疾病,且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导致患者对于生活丧失信心,故为错颌畸形者行及时的口腔正畸治疗尤为重要[3]。

实验组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经微型种植体支抗干预的上中切牙唇向移动距离为(4.41±1.74)mm,磨牙移位为(6.01±0.75)mm,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微型种植体支抗干预的效果显著,本文研究中,微型支抗治疗具有操作便捷的优势,且相对于过去以牙槽、牙体作为矫治力作为基础,其微型种植体可以颌骨作为支抗点,反作用力于颌骨及邻近组织,最大限度的将非矫治牙齿的移位减少,且在条件的允许下,其种植体越长,使得与骨的接触程度越多,则种植体更为稳固。与此同时,微型支抗可结合颌骨及邻近组织,使得稳定性增加,亦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效果显著,且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振财.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及临床优势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154-155.

[2]曹艳华.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的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2(12):25-26.

[3]陈婷婷.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6):3809-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