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对患者VAS评分、QS评分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对患者VAS评分、QS评分影响评价

李俊艳

天津市红桥医院皮肤科天津300130

摘要: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对患者VAS评分、Q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对照组31例采取泛昔洛韦治疗,治疗组31例采取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7天观察临床疗效以及VAS与QS评分。结果治疗组96.77%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7.4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和Q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Q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加以应用。

关键词:泛昔洛韦;腺苷钴胺;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皮肤病[1]。此种疾病病程较为漫长,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疼痛感,且患者易出现失眠、焦躁等情况,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2]。而后遗神经痛作为带状疱疹的并发症会使治疗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分析了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对患者VAS评分、QS评分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治疗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5.6±7.4)岁;病程0.5-5天,平均病程(2.1±0.6)天;10例面部、9例背部、12例颈肩部。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3.9±7.2)岁;病程1-4天,平均病程(2.2±0.5)天;11例面部、10例背部、10例颈肩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病情、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62例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泛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取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

1.2.1对照组

0.25g泛昔洛韦,1日3次,口服;7日为一个疗程。

1.2.2治疗组

0.25g泛昔洛韦,1日3次,口服;1.5mg腺苷钴胺,1日1次,肌肉注射;7日为一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①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疗效判断标准包括:痊愈为皮疹完全结痂,皮肤水疱、红斑消失,无疼痛感;显效为皮疹基本结痂,皮肤水疱、红斑大部分消失,疼痛感明显降低;有效为20%-30%皮疹结痂,皮肤水疱、红斑小部分,微弱疼痛感;无效为皮疹未结痂并向周围扩散,皮肤水疱、红斑大部分存在,疼痛感明显。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痊愈)]/总例数×100%

②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前及治疗后VAS与QS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根据疼痛程度分为0—10分,分数越低表明疼痛感愈弱。QS(睡眠质量评分法):根据睡眠质量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明睡眠质量愈佳。

1.4数据处理

数据均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c±S)表示,使用t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96.77%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2.2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2.3两组Q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Q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的Q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的Q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三。

表一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表(%)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作为一种由疱疹病毒引发的皮肤病多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簇集性水疱、红斑,且伴随强烈的灼烧感与疼痛感,给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带来极大不便[3]。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目的是修复机体组织损伤以及缓解疱疹神经痛,从而避免后遗神经痛并发症的发生。

泛昔洛韦作为第二代环苷类抗病毒药物,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4]。泛昔洛韦可直接与感染细胞发生作用,对病毒的增殖可起到干扰作用,从而阻止病毒的扩散。腺苷钴胺属于一种神经营养药物,其对神经损伤具有较强的修复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泛昔洛韦抵抗病毒的能力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而腺苷钴胺的活性较强,二者联合治疗,有利于增强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和生活质量的提高[5]。

本文的最终研究结论显示,治疗组96.77%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7.42%。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Q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治疗组的QS评分高于对照组。

结合上述观察结果,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体验,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齐艳红.泛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5(16):2185-2186.

[2]陈智宏.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159.

[3]李美英,杨松伶,孙怡然.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腺苷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32.

[4]范进超.带疱解毒汤联合泛昔洛韦和腺苷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7):91-92.

[5]梅震,袁小莉,刘锡华.更昔洛韦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