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瘤行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探讨王月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甲状腺瘤行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探讨王月俊

王月俊

天津市宝坻区妇产医院外科301800

摘要:目的: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5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予以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应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更优,对比于对照组而言存在显著差异显著以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行性较高,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瘤;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临床疗效;可行性

甲状腺瘤属于良性肿瘤疾病,患病区域在头颈部,发病率较高且患病人群中常见女性,可随患者吞咽活动,临床症状还包括声音嘶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吞咽困难以及呼吸困难等[1-2]。本组探究中选取56例患者,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基础性性临床资料

在我院采取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6例甲状腺瘤患者参与本次探究,就诊时间是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分组方法是计算机表法,组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28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0例、18例,患者年龄在55岁至27岁不等且中位年龄是(38.26±5.69)岁,存在17例单发患者以及11例多发患者;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1例、17例,患者年龄在54岁至29岁不等且中位年龄是(37.58±6.03)岁,存在18例单发患者以及10例多发患者。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对比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组间数据包括患者性别、年龄以及一般病情变化等,均无统计学意义存在。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传统手术治疗:严格按照院内手术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以及术后护理工作,告知患者术后需要多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等;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予以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给予患者全麻插管麻醉方法并在患者胸骨柄正中方向上位置约1.5cm处做一切口,切口方向需沿着皮纹,切口长度约在5厘米,对于存在双侧发病的患者需要适当扩大切口长度并保证术野清晰;利用浓度为0.5%的肾上腺素以及氯化钠混合液给予患者皮下注射以预防患者术中出血,给予患者皮下组织以及皮瓣、颈阔肌等组织分离操作并在操作期间注意保留纵向肌群的完整性以及功能性,然后将患者的甲状腺充分暴露后行切除操作并快速进行冰冻切片以及病理检查;完成甲状腺切除后给予患者术中创口缝合操作并利用生理盐水对患者术腔行冲洗操作以及止血处理,然后关闭切口并进行适当加压包扎。

术后给予两组患者抗生素治疗以及康复锻炼指导、用药指导等,保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等。

1.4统计学处理

给予本次参与探究的56例甲状腺瘤患者所有临床数据深入分析,分析软件是SPSS19.0软件,表示计量资料时利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且行t检验,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表示计数资料时利用率的形式且行X2检验,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27.5±10.2)ml、(5.4±0.5)cm、(77.8±10.2)min、(4.3±0.9)d,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48.5±8.6)ml、(8.6±0.6)cm、(107.6±15.6)min、(7.0±1.2)d,组间数据经统计学检验,t值分别是8.1873、21.6802、8.4601、9.5247,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值均小于0.05)。

2.2观察组中:术后感染患者例数是1例,术后血肿例数是1例,术后抽搐患者例数是1例,并发症发生几率是10.71%;对照组中:术后感染患者例数是5例,术后血肿例数是2例,术后抽搐患者例数是1例,术后声嘶患者例数是2例,并发症发生几率是35.71%。经过统计学检验发现X2值是4.9088且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甲状腺瘤疾病发病率较高,属于常见颈部良性肿瘤疾病,患病人群中女性居多[3],主诉是颈部包块,起病具有隐匿性以及无症状,部分患者可伴随压痛,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以发现本病患者甲状腺瘤包块边界清楚以及血供不丰富,部分患者存在囊性变。肿瘤形状一般为椭圆形或者圆形且表面光滑、无压痛,临床表现是在患者颈前正中出现肿块并随患者吞咽活动,部分患者还伴随声音嘶哑以及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在进行诊断时易与甲状腺肿混淆[4],所以临床医师在诊断该疾病时需要仔细、慎重,必要时可采用病理活检方法给予患者疾病诊断。

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患者术中切口长度以保证患者颈部肌群完整性和患者颈部的外形美观,虽然术中切口缩小但术野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进而能够有效保证患者手术过程的顺利性和安全性;另外,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皮肤、皮下以及颈前肌、颈阔肌等颈部组织的粘连现象[5],显著提升患者预后以及明显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等,该术式在美观性以及疗效性方面尤为受到患者认可。

在给予甲状腺瘤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需要给予患者对应性护理干预,在术后注意叮嘱患者避免过度疲劳以及禁烟禁酒等,同时给予患者对应药物指导以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告知患者需要保证摄入碘含量充足等,多进食含碘食物,若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返院复查。

本次探究结果充分证实了在甲状腺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27.5±10.2)ml、(5.4±0.5)cm、(77.8±10.2)min、(4.3±0.9)d,并发症发生几率是10.71%,均显著更佳。

综合以上结论可知,给予甲状腺瘤患者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可以促使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手术切口长度也获得了显著缩短,明显增加了患者瘢痕的美观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斌斌,李日增.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48-1549.

[2]林煌,邓晔,张鹏坚等.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6):198-200.

[3]李小兵.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中应用对比[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1):98-100.

[4]杨长伟.甲状腺瘤行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70-70.

[5]吴雄华.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6):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