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刘胜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科室收治7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肝癌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肝癌患者采取持续疼痛护理联合早期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指数、夜间睡眠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率以及主要营养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肝癌患者术后疼痛指数较对照组轻,夜间睡眠时间较长,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出现率较低,主要营养指标水平较高,对比明显,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采取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对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借鉴。

关键词:疼痛护理;营养支持;肝癌;术后康复

肝癌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存在一定的疼痛感,需要长时间进行恢复,卧床时间较长,导致并发症出现概率增大,并且手术的创伤、麻醉、感染等还可能造成患者肝功能变化,伴随营养不良的出现,因此,对肝癌患者行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十分必要[1]。现针对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的具体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实验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科室收治7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的诊断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标准,且首次接受手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9例肝癌患者中,男患与女患比例为20:19,最小年龄为39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57.84±5.12)岁,Child-Pugh肝功能改良分级:Ⅰ级13例,Ⅱ级13例,Ⅲ级13例;观察组39例肝癌患者中,男患与女患比例为21:18,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71岁,平均年龄为(57.59±5.32)岁,Child-Pugh肝功能改良分级:Ⅰ级12例,Ⅱ级12例,Ⅲ级15例。观察组、对照组肝癌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作比对。

1.2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

对照组肝癌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肝癌患者采取持续疼痛护理联合早期营养支持:一、采取静脉镇痛方法,谨遵医嘱调配镇痛药液,使用输注泵经中心静脉导管持续静脉输入48小时,药物选择:枸橼酸芬太尼、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除此之外,为患者播放喜欢的音乐,家属主动与患者进行聊天,以转移患者注意力,降低疼痛感;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术后遵医嘱静脉输入营养液,营养液构成: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将营养液经中心静脉导管滴注;三、早期肠内营养,术后24小时后将胃管拔除,给予流食(米汤、鱼汤等);术后48小时饮食可逐渐过渡为软食(粥、蒸蛋、豆腐等),逐渐增加饮食量,以患者不感到饱胀为度[2]。

1.3观察指标

①术后疼痛指数,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进行评估,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分数越高说明疼痛感越强烈;②夜间睡眠时间;③术后卧床时间;④住院时间;⑤并发症出现率(咽喉不适、恶心呕吐、腹胀);⑥主要营养指标水平,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体质量指数(BMI)水平[3]。

1.4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六项观察指标(术后疼痛指数、夜间睡眠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率、主要营养指标水平)做统计学处理,术后疼痛指数、夜间睡眠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主要营养指标水平采取统计学中t检验(计量资料),并发症出现率采取统计学中卡方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对比

观察组肝癌患者术后VAS评分为(4.11±0.18)分,对照组肝癌患者术后VAS评分为(6.03±0.24)分,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肝癌患者夜间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明显,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肝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术后疼痛感强烈,容易产生营养缺失,影响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4]。术后疼痛属于一种应激状态,由于炎性介质的异常释放,可能加重病灶的水肿、缺氧,还可引起机体内代谢异常,有效的镇痛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也有利于加快术后康复。传统疼痛护理方式较为被动,在患者提出镇痛要求后,医护人员才采取药物治疗,具有给药不及时、药物吸收不稳定等缺点,本实验采取药物静脉注射的方式,尤其是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此药物可选择性聚集在炎症部位,从而改变药物分布,减轻炎症,降低疼痛知觉,发挥镇痛作用;而早期对肝癌患者给予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一方面可以维护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避免肠道菌群失调,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机体能量供给的不足,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肝细胞修复[5]。本文以我科室收治7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可以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指数,夜间睡眠时间明显增长,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出现率明显降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体质量指数(BMI)水平明显升高,由此可以看出,对肝癌患者给予疼痛护理联合营养支持,效果较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揭美霞.疼痛护理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6):3718-3719.

[2]郭志学,葛长青,刘博.肝癌术后早期不同免疫增强型营养支持方式的治疗效果比较[J].河北医药,2017,39(17):2589-2592.

[3]周秀真.疼痛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69-70.

[4]赵建军,毕新宇,黄振等.不同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对肝癌术后恢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4):75-79.

[5]张赛卿.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疼痛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5):2925-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