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在护士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目标管理在护士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敏

伊春市中心医院黑龙江伊春市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护士层级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层级培训方法,观察组是在层级培训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比较两组的培训成绩差异。结果:接受实施目标管理的层级培训后的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比接受常规层级培训方法的护士高,两组护士的培训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护士层级培训之中运用目标管理,可以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将护士学习的参与性及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护士分层级培训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

关键词:目标管理;护士;层级培训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andeffectoftargetmanagementinnurseleveltraining.Methods:Eightystandardizedtrainingnurses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studysubjectsand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with40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ainedattheusuallevel.Theobservationgroupwasbasedontheleveloftrainingandtargetedmanagement,Groupdifferencesintrainingresults.Results:Thenursesafterreceivingtheleveltrainingofthetargetmanagementhadhighertheoreticalandoperationalperformancethanthenurseswhoreceivedthetrainingattheregularlevel.Thedifferencesofthetrainingscoresbetweenthetwogroupsofnurs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bothP<0.01).Conclusion:Theuseofgoalmanagementinnurse-leveltrainingcanproduceacertainguidingrole,fullymobilizetheparticipationandenthusiasmofnurselearning,andstandardize,institutionalizeandstandardizenurses'trainingatdifferentlevels,andimprovethenurses'Theoryandlevelofoperation.

Keywords:goalmanagement;nurse;leveltraining

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是目前计划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各个管理领域,它通过一定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政策的制定,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在过程和结果中均实施激励式管理制度,其基本过程包括制订目标、目标的实施及目标结果的考核评价3部分。我院于2017年3月-2017年11月开展的护理部培训与考核中的分层培训中将学员分为两组进行有无目标管理的对照培训,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1月参加本院护理部培训与考核的80名护士,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2.3±6.4)岁,全为女性,其中见习护士11名,护士18名,主管护师11名,护龄1-5年14名,5-10年16名,10年以上10名;观察组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1.8±5.9)岁,全为女性,其中见习护士12名,护士20名,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1名,护龄1-5年15名,5-10年14名,10年以上16名。两组人员其他基本信息均无差异,适合进行研究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护理人员上岗前的常规培训,在此之后,让其进入临床护理管理,使他们在科室进行专人“一对一”培训。

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法。根据年龄、职称、护龄等将观察组的40名护士分为三类,年龄在40岁以上和护龄大于10年、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高级责任护士为甲类,年龄在40岁以下、护龄在5-10年、具有护师职称的责任护士为乙类,工作1年以上,具有护师职称或考取执业证书的初级责任护士为丙类。甲类护士培训目标是系统和熟练掌握《规范》的基本理论,尤其掌握对危、重、急患者的处理原则与操作技能,能在理论上指导乙及丙类护士解决临床疑难问题;乙类护士培训目标是提高其学习意识,能熟练地对相关理论加以掌握,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的实际情况采取准确有效的操作,并能在理论上指导丙类护士;丙类护士培训目标是全面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学理论,按《规范》要求对患者实施安全、准确的护理。

培训采用全院集中培训、分专科培训及护士自学三者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1.3评价指标

考核以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为评价指标,护理质量由护理部和各个科室进行评分,同时制作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护理部与各科室的评分占80%,病人的满意程度占20%;全院统一时间与地点组织各层级护士进行闭卷考试考察护士的理论知识,从《规范》试题库中抽取理论考试试题,按层级目标要求不同来区分难易度,由专业人士批卷,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技能操作由护理部考核小组每月抽考,考核小组每月任意抽取三类护士的基本操作,并为其打分,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最后比较培训前后不同层级护士基本理论知识、操作考核成绩和护理质量的差别。

1.4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得处理数据均采用(X±s)进行表示,用与t来进行检验组间差异。若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基础理论及技巧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平均分为(95.36±3.4)分,理论知识平均分为(97.28±2.9)分,技能操作平均分为(94.97±2.6)分;对照组护理质量平均分为(87.29±4.1)分,理论知识平均分为(89.46±3.2)分,技能操作平均分为(90.21±1.7)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标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目标、明确责任及严格实施来达成目标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这项机制的宗旨在于充分激发护士的能力。目标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达成目标,完成相应的任务,这是一种严格的、系统的、责任制的管理方式。本研究显示,在两组护理人员培训过程中,观察组实施了目标管理后,其各级的护士就护理质量、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实施常规培训的对照组。

分层培训管理,体现了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能级对应,使患者得到了更好的护理,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持续改进。目标管理式的层级培训有利人才储备,并可以倡导“我的患者我负责,她的患者她有责”的理念,目标管理不仅拓宽了她们的视野,而且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并且能够实现角色的转变,这个护士职业成长经历的重要阶段,对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标管理在护士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提高了各层级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实现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丹,曹英,熊琴.目标管理结合层级培训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临床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15,2(4):348-35.

[2]任文艳.护士层级培训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医学,2015,4(25):2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