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分析

陈慧玲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湖南省湘潭市4111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全部给予合理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饮食指导等基础性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内容为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方案;临床效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是由于患儿消化道内受到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此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6个月~2岁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等症状,若未给予有效治疗,患儿也易出现酸中毒、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并发症[1],严重危害患儿的呼吸道、心、肝等重要系统、神经系统等诸多系统。现今,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多应用调整饮食、合理补液等方式进行支持性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院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各4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6个月~2岁,平均年龄(1.05±0.23)岁,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7个月~2岁,平均年龄(1.15±0.33)岁,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全部给予合理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饮食指导等基础性治疗,观察组患儿再此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给药,根据患儿年龄遵医嘱给药,1岁以下患儿应用1/2片/次,1岁以上患儿1片/次,每日3次,蒙脱石散1岁以内患儿每次应用1/3袋,1岁以上患儿应用1/2袋,每日3次,口服给药。

1.3观察与评定指标

观察指标: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儿的大便性状与排便次数,有无呕吐、脱水等不良反应症状,并进行记录统计。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治疗3d内患儿粪便性状与次数恢复正常,症状全部消失评定为显效;患儿治疗3d内粪便性状与次数出现明显好转,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评定为有效;治疗3d内粪便性状与次数不变化,症状无豪装甚至出现恶化现象称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即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描述,行t检验,以SPSS19.0软件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则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0.0%(32/40),组间比较内容为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信息见表1。

2.2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酸中毒、脱水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6例患儿出现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6.4865,P<0.05。

3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多发于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2],多见6个月~2岁的患儿,患儿临床表现为呕吐、腹泻等症状,易出现脱水、酸中毒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3]。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轮状病毒入侵如肠道后,粘附于小肠粘膜刷状缘,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上进行复制,导致上皮细胞出现坏死及空泡变性,微绒毛排列紊乱,肿胀,累及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引发脱落现象,对小肠吸收电解质能力也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引起腹泻症状,同时双糖酶分泌缺乏,也会使减低双糖酶活性,从而导致糖类消化不畅,在肠腔内积滞过多,增高肠液渗透压,导致腹泻症状加重,引发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肠道内正常微生物无法生存,厌氧菌数量大幅度降低,有肠道厌氧菌所形成的生物屏障作用受到破坏,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感染与腹泻症状进一步加重[3]。与此同时,轮状病毒性肠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消化道外器官造成损害,较为常见外器官损害有病毒性脑炎、并发心肌损伤等疾病。根据临床研究显示,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血清抗原血症,在病毒血症与肠道外器官损伤等作用下,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4]。

轮状病毒性肠炎在临床治疗的方法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本次研究中蒙脱石散与微生态制剂的联合应用,可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发挥协同作用,对消化道上皮组织再生起到促进作用[5]。本次研究中所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其中双歧杆菌是一种婴幼儿肠道内存在的生理性厌氧菌,在肠道内可建立一种生物学屏障的生物菌膜,同时可以分泌乳酸与乙酸,同时对于肠道内的致病菌也具有抑制作用,可维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可以在肠道内营造出厌氧环境,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6]。蒙脱石散是一种多层结构物质,主要组成结构为双四面体氧化铝,口服给药后可在粘膜层广泛分布,并在消化道粘膜内覆盖,对轮状病毒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可提高对致病因子的屏障防御能力,同时对于受损的粘膜也具有修复作用,对于消化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也具有良好的维护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值得在轮状病毒性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莉.葡萄糖酸锌口服联合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47):56-57.

[2]唐伟国.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培菲康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对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4,(10):1447-1448.

[3]谢洪,周超.热毒宁注射液治疗52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4):647-648.

[4]苏博,王湛.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2014,21(5):223-226.

[5]崔艳芳.中药灌肠辅助喜炎平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4):1573-1574.

[6]黎明春.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20):5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