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中的体会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中的体会探讨

陈琼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中的体会。方法:将收治的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共150例耳鼻喉科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射频消融术。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成功100%高于对照组的81.33%,两组相比较,具有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比对照组的9.33%要高,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科患者采用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而且治疗效果也得到医师和患者的认可与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耳鼻喉科;等离子消融术;临床应用

耳鼻喉科所接触的疾病类型多样化,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耳鼻喉患者越来越多,对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耳鼻喉科患者可实施等离子消融术,此治疗方法的优势就是对机体损伤小,术中出血量低,术野清晰,有助于将病灶彻底切除,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1]。所以,本文就针对耳鼻喉科患者采用等离子消融术,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收治的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共150例耳鼻喉科患者。根据随机抽选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75人。

对照组,男性48人,女性27人,年龄13至60岁,平均年龄(45.44±1.69)岁。

观察组:男性:49人,女性26人,年龄14至61岁,平均年龄(46.2101.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耳鼻喉科疾病;②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

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恶性肿瘤;③肝肾功能异常;④认知与语言障碍;⑤精神系统疾病;⑥妊娠、哺乳期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射频消融术。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检查后,根据患者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等离子消融术,同时将治疗流程和结果进行记录。

针对慢性肥厚性鼻炎:实施麻醉后,利用鼻内镜进行引导,采用等离子刀对肥厚部位进行消融,把刀头插入到下鼻甲粘膜中,消融时间控制在10s左右,消融结束后,回撤刀头8mm,再继续消融11s,把刀头撤出,打孔时,在每侧下鼻甲打1-3个孔,术后无需进行鼻腔填塞处理。

鼻中隔偏曲:实施局部麻醉后,利用鼻内镜对病灶进行观察,在鼻甲中端进入,可选择2-3个入针点,在鼻甲游离面内侧面部位的粘膜利用消融刀持续消融,一般时间控制在10s左右,再将刀头撤出同时做好止血工作。

慢性咽炎:麻醉成功后,把等离子辐射器放置到咽后壁淋巴滤泡中,热凝滤泡同时将扩张的咽壁血管进行封闭。

腺样体肥大:此疾病的临床症状为:流脓涕、鼻塞以及失眠、打鼾等。手术前,需先对鼻咽部进行CT扫描,从而制定手术方案,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全身麻醉后,等到双侧鼻腔粘膜充分收缩之后,采用离子手术系统将鼻内镜通过鼻腔置入到鼻咽部,将腺样体表层和后鼻孔处的分泌物吸出,把口腔打开之后,选择两条橡胶管插入到双侧鼻腔中,并对软腭进行牵拉,让鼻咽部完全暴露出来,把腺样体下方、中部隆起部位后鼻孔处的腺样体组织进行切除,术后,采用呋麻滴鼻剂进行3-5天的治疗。

慢性扁桃体:临床表现为鼻塞、咽喉疼痛,对患者实施麻醉后,将鼻内镜把扁桃体周边粘膜切开,同时把扁桃体被膜进行分离,同时做好止血工作,再将扁桃体摘除。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同时,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有不良症状发生。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近几年,我国医疗不断进步,医疗环境也得到改善,对耳鼻喉患者的治疗措施也逐渐增多[2]。耳鼻喉疾病是临床中的多发疾病,由于环境的变化、工作压力大等其他因素的问题,导致鼻咽喉科患者明显增多。根据临床数据得知:很多鼻咽喉患者多出现主诉情况[3],而且多为全身性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一定威胁。若对耳鼻喉患者实施外科手术,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影响面部美观,而且预后效果较差,无法得到患者和医师的认可。所以,寻求对机体损伤小,预后理想,安全可靠性高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微创手术在临床中应用率非常高,因为此方法有着对机体损伤小、出血量少、安全可行强、治疗彻底等,其中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是最常见的微创技术,对慢性肥厚性鼻炎、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治疗效果理想,而且对鼻咽喉肿瘤也有一定效果。

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流程为:利用等离子融切刀,通过双极射频所产生的能力对病灶进行切除,把射频头和靶组织之间的生理盐水作为递质,从而产生电离子场,让等离子可以高速运转,从而产生能力,将组织细胞分子键切开。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让细胞快速裂解,从而获得氧化物与碳水化合物,让组织快速消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传统的射频消融技术相比较,可将病灶彻底清除,同时对机体不会产生凝固性坏死的情况。等离子刀是手术治疗关键,刀头类型较多,需先对患者疾病进行分类,从而选择正确的刀型,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针对喉部良性肿瘤患者一般建议采用刀头类型为EIC7070-01,其可有着极强的吸引力,采用氯化钠溶液可让手术视野更加清晰,可将操作过程中的液体和血液及时清除。根据相关研究得知:腺样肥大的患者在应用等离子消融时,直线视野下可完全清除病灶,而且操作便捷、对机体损伤小[4]。

本次研究得知: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成功100%高于常规射频消融术的81.33%,应用等离子消融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比常规射频消融术的9.33%要高,这充分表明了等离子消融术的优势性。而且对患者随访后,实施等离子消融术无复发的情况。针对耳鼻喉科患者更适宜应用等离子消融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在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让其了解自身疾病的医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针对雾霾等恶劣环境下药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心情,减少工作压力,适当的运动,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同时,还要定期复诊,以免出现异常情况无法及时处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5]。

综上所述:对耳鼻喉科患者采用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预后效果理想,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而且治疗效果也得到医师和患者的认可与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顾松源,何玲.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在鼻、咽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上海医药,2012,33(7):19-20.

[2]胡文静,魏晓萍,刘武科,等.等离子消融术联合骨折外移术治疗肥厚性鼻炎51例疗效分析.重庆医学,2013,42(20):2409-2411.

[3]李强,安伟.鼻中隔成形术联合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变应性鼻炎46例疗效观察.贵州医药,2013,37(7):612-614.

[4]宋喜成.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鼻内窥镜鼻腔手术中的联合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20):26-27.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4.20.015.

[5]邓启华,冯勇军,曾春荣,等.等离子消融术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体会(附108例手术报告)[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477-478.DOI:10.3969/j.issn.1008-6455.2012.18.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