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

陈亚平

湖南省郴州市精神病医院湖南省郴州市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失眠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顽固性失眠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基础治疗如心理治疗、睡眠卫生教育、地西泮口服等(对照组,n=50)与加用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顽固性失眠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0%,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例深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头昏头痛好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顽固性失眠患者,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关键词:顽固性失眠;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效果观察

顽固性失眠为临床精神科常见心身类疾病,以睡眠质量欠佳和(或)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促使身体机能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1-2]。西医常用镇静催眠药物进行治疗,虽可发挥一定作用,但易出现依赖性、成瘾性、耐药性等副作用[3]。中医将本病归属于“卧不安”、“不寐”等范畴,认为其以阴虚阳盛为基本病因,治宜疏理泄热、滋阴降火,或兼固定调治。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应用中药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取得了理想成效,现回顾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顽固性失眠患者100例,均与《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内科学》等诊断标准符合。以入睡困难、睡眠过浅、寐而易醒,或通宵不寐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有多梦、头昏脑胀、健忘、精神萎靡、注射力不集中等伴发。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19例,女31例,年龄19-85岁,平均(39.7±21.6)岁,病程平均(8.3±1.9)个月;对照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20-83岁,平均(39.6±21.5)岁,病程平均(8.4±1.7)年。两组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排除因严重脑损伤、环境改变等引发的失眠,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应用基础治疗方案,具体包括:(1)睡眠健康指导:对休息时间规律、合理安排,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适当运动,避免在晚餐后进食刺激、兴奋之品;(2)心理疗法:克服睡眠恐惧,指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掌握放松技巧;(3)药物疗法:每晚睡前30min取地西泮2.5-5.0mg口服,1个疗程为7d,共治疗1个疗程。

1.2.2观察组

基础治疗方案同上,同时取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味加用,组方:夜交藤30g,姜半夏15g,合欢皮15g,茯苓20g,生薏苡仁30g,生甘草6g,丹参15g,陈皮10g,郁金12g,枳实10g,远志10g,竹茹10g,石菖蒲12g,珍珠母30g(先煎),夏枯草15g。辨证加减:彻夜不寐者取蝉衣加用;肝血不足者取白芍、当归加用;有痰热之象者取黄连加用;心气虚者取党参加用;心阴不足者取琥珀、麦冬、柏子仁加用。1剂/d,水煎早晚分服,1个疗程为7d,共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效果;(2)对比两组深睡眠时间、头昏头痛好转时间。

1.4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显效:治疗后睡眠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呈消失显示;有效:治疗后睡眠时间有所延长,伴随症状相对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1.5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量数据症状改善时间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总有效率

观察组选取的顽固性失眠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0%,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病例深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头昏头痛好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注:*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失眠病机多与饮食不节,聚湿化痰,或情志所伤,炼液成痰,致痰热内扰,而致不寐等相关。治宜和中安神,化痰清热。本次研究观察组以温胆汤做基本方,取枳实、陈皮、竹茹、姜半夏应用,可和胃降逆、清化痰热;茯苓宁心安神,共用可除烦、理气、解郁、化痰。合用半夏秫米汤,方中姜半夏可发挥引他药入阴作用,促使阴阳交会,为较为重要的一味主药;方中秫米可使心肾交通,促临床功效进一步增强;夏枯草具从阳引阴之效,同半夏相须为用,可增加交通阴阳之功;姜半夏与夏枯草的配伍也获得现代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的认可,认为取30g珍珠母加用,可增强入肝安魂之效[4-5]。菖蒲、远志配合应用,菖蒲理气化痰安神,远志宁心安神,二药可增强启闭开窍宁神之力;夜交藤、合欢皮安神养心;丹参安神养血;郁金解郁安神,甘草对诸药调和,全方药物相得益彰,诸药共用,可引阳入阴、交通心肾、健脾养血,临床作用显著。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选取的顽固性失眠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0%,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例深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头昏头痛好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顽固性失眠患者,应用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任丽红,李晓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1):21-22.

[2]DreslerM,SpoormakerVI,BeitingerP,etal.Neurosciencedrivendiscoveryanddevelopmentofsleeptherapeutics[J].PharmacolTher,2014,141(3):300-334.

[3]邱龙君.加减左归汤治疗中老年顽固性失眠症40例[J].北方药学,2014,11(10):18.

[4]KrausSS,RabinLA,SleepAmerica:managingthecrisisofadultchronicinsomniaandassociatedconditions[J].JAffectDisord,2012,138(3):192-212.

[5]付小刚,邹卫兵.加味温胆汤治疗顽固性失眠3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2(3):56-57.

[6]习贤宝,教民,郭红珍,等.丹参注射液安眠穴注射治疗顽固性失眠5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9):62-63.

[7]于占儒.自拟方116例治疗血瘀型顽固性失眠患者的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5):2956.

[8]丁树栋,管恩兰.自拟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失眠38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2,7(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