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阳景峰1龙海燕2

1万载县中医院江西万载336100;2万载县人民医院江西万载336100

摘要:目的:本文就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在我院接受PFNA治疗的3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设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DHS(动力髋螺钉)治疗的34例老年患者设为参照组,比较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关键词:PFNA;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髋关节功能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1]。该病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女性多于男性,这主要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有直接关联。手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有效途径,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术后髋关节恢复效果具有严重影响。为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对近一年的部分患者实施PFNA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已获得了临床的高度认可;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汇总: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数据

此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经CT、X线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被确诊。将接受PFNA治疗的34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9例、15例;年龄分布在70--83岁之间,平均(76.5±3.9)岁;左侧、右侧骨折患者各18例、16例;Evans分型:I--II型10例,III--IV型22例,V型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DHS治疗的34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8例、16例;年龄分布在71--84岁之间,平均(75.8.2±4.0)岁;左侧、右侧骨折患者各16例、18例;Evans分型:I--II型11例,III--IV型20例,V型3例。两组老年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排除标准:将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手术部位感染者、精神疾病者以及手术禁忌症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自愿加入研究小组。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予以PFNA治疗,对患者施以全麻或持续性硬膜外麻醉,而后在骨科牵引床上取平卧位,对患者的骨折部位予以牵引手法复位,并对双下肢进行固定,在C臂机的可视条件下进行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后,在患侧股骨大粗隆尖部以上4.0--5.0cm的部位做一长约3cm切口,将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逐层切开至大粗隆的尖部位置。将导针自大转子的外侧旋入,并确定导针处于股骨髓腔之中。使用空心钻扩髓,根据髓腔大小选择合适的防旋股骨髓内钉推入适宜深度。利用近端瞄准器进行引导,在患侧大腿上做一2.0cm左右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筋膜和股外侧肌到达股骨,调整好前倾角旋入导针,经C臂X光机透视证实复位理想后测量导针深度,理想的是导针尖端位于关节面下0.5cm左右,然后进行钻孔,将合适长度的螺旋刀片击入,螺旋刀片满意的位置是正位在股骨头中下1/3交界处,侧位在股骨头正中,此处为张力和抗压力骨小梁相交点;再在瞄准器的辅助下再取一纵行皮肤切口,长度约为1cm,将股外侧肌分离并行股骨钻孔,再把适当尺寸的交锁螺钉置入其中。在C臂机的可视条件下,确定内固定位置准确、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对术腔进行仔细冲洗,关闭切口并留置负压引流管,使用无菌敷料将切口覆盖好。

参照组患者予以DHS治疗,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予以全麻或椎管内麻醉处理,在C臂机的透视条件下进行牵引复位。在股外侧做一切口,并向股骨粗隆远端切开,利用股骨颈干角定位器定位好前倾角后将内固定导针打入,测定导针深度后将拉力螺钉拧入,拔除导针后安装DHS,留置引流管。

1.3疗效评定标准[2]

术后3个月,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法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功能(47分)、疼痛(44分)、活动范围(5分)、畸形(4分),总计100分。评分在90分及以上者为优,评分在80--89分之间者为良,评分在70--79分之间为可,评分在70分以下者为差。

1.4评价指标

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畸形愈合、骨不连、静脉血栓、髋关节功能障碍等。

1.5统计学方法

整理研究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检验,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以均数±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卡方值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两组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均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比较

注:*为与参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老年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两组老年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3讨论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骨折中占有较高的占比,该类患者具有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故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应加以重视。对于老年、高龄患者而言,因其骨质疏松、机体机能减退,使其骨折治疗更具难度。文中所选用的PFNA治疗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PFNA可与髋负重力线相一致,能够使骨距更为稳定,利于载荷传导;不必重建内外侧皮质的连续性,凭借髓腔中央承受应力就可为骨折愈合提供有利基础;该方法尤其是在广泛性、多节段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更为适用[3]。PFNA在设计上更加倾向BO原则,具有良好的防旋转功能,在手术过程中利用牵引床进行闭合复位,不必将骨折端暴露出来,这对骨折端的血管及周围软组织可进行保护,不仅利于骨折愈合,还可降低感染风险,减少并发症[4]。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在C臂机透视条件下,金属柄瞄准器与近端锁钉易出现重影现象,因此在手术时要对侧位片进行校准[5];该疗法的医疗费用相对较高,临床中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意愿而选择手术方案。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予以PFNA疗法,参照组患者予以DHS疗法,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说明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优势。

综上所述,应用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长青,张春啸,张文治等.PFN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4,11(5):51-54.

[2]钟贵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57-60.

[3]王卫东,王裕祥,王永虎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特点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8):5239-5241.

[4]钱明权,朱国兴,陈刚等.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阻挡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0):957-962.

[5]闫丹舟.PFNA与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指标、血液相关指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的对比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1):2105-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