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对泌尿系结石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高尿酸血症对泌尿系结石的影响

杨亚东杨凯刘国歧

天津市永久医院泌尿外科300450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的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度。方法通过追踪对比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连续3年体检高尿酸患者中新发泌尿系统结石有21例,发病率为7.0%。而对比组300例血尿酸正常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9例,发病率为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尿酸血症组中血尿酸≥500μmol/L有189人,新发结石15例,发病率7.9%,血尿酸≥420μmol/L且≤500μmol/L有111人,新发结石6例,发病率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关系密切,且尿酸水平越高患泌尿系统结石可能性越大。重视高尿酸血症对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泌尿系统结石;危险因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沿海地区尤为明显,而据有关文献[1]报道,血尿酸升高与代谢综合征具有丛集性,并且已经证实了其可导致痛风发作和痛风型肾病。本文旨在探讨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的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至2008年连续3年在我院参加体检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共600人,年龄为25-50岁,男性约占90%,其中高尿酸组300人,尿酸正常组300人,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相似。对所有入选人员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尿酸水平,泌尿系统B超(双肾、输尿管、膀胱)。高尿酸组连续3年血尿酸超过正常水平,3年内任意一次泌尿系统B超提示结石即可列为新发结石患者。在本次调查时间开始前已经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和泌尿系统畸形的排除在入选人群之外。

1.2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不分男女,血尿酸≥420μmol/L即可诊断;新发结石:采用泌尿系统B超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检查,发现双肾、输尿管、膀胱任一部位结石即可诊断。

1.3统计学处理

原始数据使用SPSS13.0分析,所有率的检验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尿酸血症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高尿酸血症组中血尿酸明显升高亚组(≥500μmol/L)比尿酸一般升高亚组(420-500μmol/L)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其中以肾结石为主,输尿管结石多继发肾结石之后。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原因较复杂,通常认为与性别、饮食、环境(水质)、遗传、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和疾病(感染和畸形)等多种因素有关[2]。本次调查人群为本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绝大部分为我市长住人口,其生活环境、卫生条件、文化水平大体相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结果发现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泌尿系统结石的几率明显比尿酸正常者高,且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提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密切相关。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目前已经注意到高尿酸血症患者常伴有肥胖、冠心病、血脂异常、血糖异常[1],危害极大。正常情况下,尿酸盐在血中的溶解度为380μmol/L,而在临床上常采用≥420μmol/L为诊断高尿酸血症的标准。当血中尿酸≥380μmol/L时,过饱和的尿酸有可能以结晶盐形式沉积在关节和肾脏,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痛风发作或痛风性肾病发生[1]。尸检证实,90%-100%的痛风患者有肾损害[1],痛风性肾病以肾间质损伤为主,从而损害肾功能,使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导致机体内环境改变,揣测这可能与结石发生相关。另外血尿酸主要通过尿排泄,当尿中尿酸长期处于高浓度状态,将容易形成结晶,从而导致尿酸盐性结石发生。本研究还提示结石形成机理复杂,还有除了高尿酸外的其他因素参与其中。肾脏疾病与高尿酸血症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3]。高尿酸血症会引起肾脏病,如痛风肾病、肾结石,而尿酸主要通过肾排泄,肾脏病变时肾小球滤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多也是造成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两者形成恶性循环。故重视高尿酸血症对降低肾脏疾病(包括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限于试验条件,本研究未能进一步证实高尿酸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机理,如能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识别出这种因果关系链,将对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发病起到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62-868.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01-708.

[3]任昊,刘宏发,刘郑荣.高尿酸血症与肾脏[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7∶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