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脑动脉硬化性狭窄部位及危险因素分析时一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脑动脉硬化性狭窄部位及危险因素分析时一允

时一允1时秀云2

1.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74300

2.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化验室274300

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动脉硬化性狭窄部位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资料120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是否存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病人800例,无狭窄组病人400例,询问病人的病史情况,为病人开展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狭窄组病人一共存在1630处狭窄血管,其中颅内段血管狭窄一共500条,MCA狭窄几率最高,根据研究显示,吸烟、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年龄大于50岁、低HDL-C等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动脉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产生颅外段血管狭窄的几率十分高,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和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以及LDL-C密切相关。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属于临床中神经内科中十分多见的疾病,存在发病几率高,预后效果差等特点,文献资料显示,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键诱发因素,早期有效防治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可以显著改善病人预后效果。本文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资料1200例施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资料1200例施行分析(2017.4-2018.4),所选病人全部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病人的临床资料全部完整,通过头颅CT以及MRI检查获得明确的诊断,病人具备再次缺血事件风险,所选病人全部排除颅内肿瘤、头颅外伤、全身感染、器质性病变、合并脑出血、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因素引发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1200例病人中男性760例,女性440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50.15±4.41岁,病人的基础性疾病情况:高血脂疾病700例,高血压疾病500例,糖尿病疾病400例;根据病人是否存在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病人800例,无狭窄组病人400例。

1.2方法

病人首选接受MRA扫描,为其提供常规颅脑平扫,之后开展颅脑3D-TOF扫描,保持层厚处于1mm,将影像数据传送到工作站,根据多个角度观察病人颅内段血管狭窄情况,依照MRA显示血管信号丢失量以及动脉管腔缩小程度施行分类血管狭窄程度阶段,狭窄程度低于50%代表轻度狭窄,血管狭窄长度丢失处于50%到69%属于中度狭窄,血管狭窄程度丢失处于70%到99%代表重度狭窄,100%代表完全闭塞。

1.3评价标准

通过问卷形式记录病人的年龄、高血脂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情况以及高血压病史等。对病人的血脂、血压以及血糖水平进行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所得的各项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施行数据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期间,t值采取检验计量资料,卡方采取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通过P值加以判定,其标准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如果所得P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狭窄组病人一共存在1630处狭窄血管,其中颅内段血管狭窄一共500条,MCA狭窄几率最高,为50.0%,颅外段血管占据70.0%,其中E-ICA狭窄出现几率最高,占据40.0%;根据研究显示,吸烟、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年龄大于50岁、低HDL-C等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动脉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

3讨论

脑动脉硬化性狭窄对于血管通道产生阻塞,对于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引发血液流变学改变,产生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出现,颅内脑动脉狭窄在慢性进行性发展期间,血管狭窄部位不同导致的脑病变亚型也具有差异。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狭窄组病人一共存在1630处狭窄血管,其中颅内段血管狭窄一共500条,MCA狭窄几率最高,为50.0%,颅外段血管占据70.0%,其中E-ICA狭窄出现几率最高,占据40.0%,吸烟、饮酒史、糖尿病、高血压、年龄大于50岁、低HDL-C等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动脉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综上所述,临床中需要积极干预并且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基础性疾病,同时提高对病人的生活干预,使其预后效果获得改善。

参考文献:

[1]魏薇,胡中文,曾庆宏,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6):532-535.

[2]陈涛,李正军,龚家明,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06(5):343-346

[3]孔超.经DSA观察25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2.

[4]李兰晴,钟维章,陈渊,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分布及影响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7):1139-1141.

[5]曾献忠,冯谢琳,马俊,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动脉狭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18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