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护理体会

/ 2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护理体会

谭炯董林张妮吴丽霞

谭炯董林张妮吴丽霞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护理体会。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7月—2013年9月尺桡骨双骨折患儿8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前臂旋转功能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应用于尺桡骨双骨折患儿的临床护理中,能够促进患儿前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短缩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利于减轻患儿家长精神与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效果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9.41

作者单位:410007湖南长沙,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

[作者简介]谭炯(1963-),就职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研究方向:儿童顾客护理。

吴丽霞(1982-),湖南长沙人,湖南省儿童医院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TheNursingofChildren’sUlnoradialDiaphysesFracturethroughFlexibleIntramedullaryNail

TanJiong,DongLin,ZhangNi,WuLixi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ursingofchildren’sulnoradialdiaphysesfracturethroughflexibleintramedullarynail.MethodsAnumberof84casesvisitingtheauthor’shospitalfrom2011Julyto2013Septemberwerecollectedandp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otherandomizeddouble-blindmethod,eachwith42cases.Thecontrastgroupwasgivenconventionalnursing,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earlyrehabilitationtrainingtogetherwithconventionalnursing.Theclinical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forearmrotationfunctionofthechildrenintheobservationgroupisobviouslybetterthanthecontrastgroup,whichisof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nursinginterferenceofearlyrehabilitationtraininginchildren’sulnoradialdiaphysesfracturecanpromoteforearmrecovery,reducecomplications,shortenhospitalstaytimeanddecreasementalandeconomicburdenofpatients’parents.Itisworthpopularizing.

Keywords:flexibleintramedullarynail;ulnoradialdiaphysesfracture;earlyrehabilitationtraining;nursingeffect

前臂尺桡骨双骨折在骨科临床上是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为创击伤。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对机体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并且恢复时间较长,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弹性髓内钉固定方法做为微创手术,其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对机体损伤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前臂骨折的治疗中[1]。合理有效的早期康复干预,能够增加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力量,促进其骨痂生长,对预防韧带挛缩、关节僵硬强直、肌肉萎缩均有重要作用[2]。本文选取尺桡骨双骨折患儿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7月—2013年9月尺桡骨双骨折患儿8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在5—17岁,平均年龄为8.2±1.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在2小时—7天,平均时间为24.1±1.2小时。骨折部位分为:左侧10例,右侧32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在4—15岁,平均年龄为7.9±2.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在4小时—6天,平均时间为23.6±0.8小时。骨折部位分为:左侧14例,右侧2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1.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因为家长的行为与态度直接影响着患儿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安抚患儿家长紧张、恐惧情绪,配合护士向患儿讲解弹性髓内钉治疗的可靠性,让患儿清楚手术方法与过程,并用接近患儿年龄段的语言安抚、鼓励患儿,使其消除恐惧心理。

1.2.2术后护理:患儿手术结束回至病房后,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去枕平卧,保持呼吸道畅通;将患肢下垫一软枕,抬高至与心脏水平位置,注意患肢温度、颜色、动脉搏动变化情况,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1.2.3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儿取安全舒适体位,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尽量满足患儿合理要求,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并认真观察止痛的效果,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1.2.4在早期护理人员指导患儿进行手指屈伸、握拳活动;拆除外固定后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伸曲活动与前臂旋转活动等。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

1.2.5给予患儿发放功能训练登记卡,让患儿家长将患儿每天训练内容、时间、方法等填写登记卡上,护理人员定期检查,对训练好的患儿给予及时鼓励与表扬。

1.2.6早期(术后2周以内)指导患儿主动伸屈手指、用力握拳、锻炼前臂的肌肉主动舒缩、练习掌指关节与手指关节的活动,每天训练4次,每组动作做50次。另外,指导患儿训练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环转等,每天2次,每次达5分钟。

1.2.7中期(术后3—4周)指导患者训练腕关节,每天4次,每次15分钟,活动范围逐渐性增加,另外,让患儿接触不同湿度、硬度、温度的物质,以刺激其患肢组织感觉机能。

1.2.8后期(术后4—6周)指导患儿进行肘关节的屈曲及前臂旋转活动练习,第天4次,每次坚持15分钟。

1.3评价指标

前臂功能测量方法[3]:患儿上臂贴胸部固定并屈肘90度;腕关节伸曲与前臂旋转均放置于中立位,以此体位为基准,测量患儿前臂的活动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儿前臂旋转功能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儿术后前臂旋转功能活动度对比表(度)

组别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关节屈曲腕关节背伸

观察组43.3±3.752.9±2.465.4±3.563.7±3.4

对照组40.1±3.249.2±2.860.3±3.258.4±3.7

3.讨论

尺桡骨双骨折是儿童较常见的上肢骨折,其发生率仅低于肱骨髁上骨折与桡骨远端骨折[4]。近些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发展,以及人们对治疗要求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前臂骨折采取微创方法进行治疗,弹性髓内钉可以在骨折端间增加生理性应力刺激与骨折愈合后强度,给骨折愈合创建了较稳定生物环境,利于骨折愈合[5]。早期给予患儿康复护理,利于其保持关节与肌肉的活动度,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康复训练的程序应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强度以患儿不感到疲劳及不引起骨折处疼痛为度,活动的范围应由小至大,活动的次数应由少至多。通过正确、科学康复指导与分期功能训练,有效地降低了骨折移位、关节粘连、功能障碍、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术后前臂旋转功能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与邱沈虹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6],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将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桡尺骨干双骨折患儿的治疗中,有效地促进了患肢功能恢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儿术后康复速度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青.弹性髄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03):125-126.

[2]刘海霞,于建红.尺桡骨双骨折后中药洗剂及护理干预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03):37-39.

[3]李永灵.上肢骨骨折术后功能康复实践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19):58.

[4]冯永增,郭晓山,张敬东等.单根与双根弹性髓内钉治疗学龄期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31(7):27.

[5]应良.弹性髓内钉在儿童尺桡骨骨干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142-143.

[6]邱沈虹,黎庆卫,张宏宁等.分期功能锻炼对桡尺骨干双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0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