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浅析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李忠红

李忠红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收集急诊科护理人员15名,自行设计急诊护理安全调查问卷,调查总结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护理工作紧张及心理压力大占100%,此外用药核查、先进设备的应用经验、工作经验、人员数量不足、医院环境等所占比例均较大,均为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结论:急诊科护理安全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工作性质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以及受教育情况等,加强急诊护理管理以及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非常重要。

[关键词]护理安全急诊科影响因素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3.30.1577

作者单位:214401江苏江阴,江苏省江阴市青阳医院急诊科

[作者简介]李忠红,江苏江阴人,现任江苏江阴青阳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诊护理。

急诊科作为医院抢救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各类患者尤其是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且年龄分布不一,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具有感染性以及科学性等特点,且常涉及暴力事件。因此,积极分析急诊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降低护理差错率、患者投诉率等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15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最大为45岁,最小为20岁,平均为27.5岁;急诊护龄最长为21年,最短为2年,平均为11.4年。学历分布:中专学历3名,大专学历7名,本科学历3名。

1.2方法

根据科室情况设计“急诊护理安全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对策、安全因素以及护理失误处理方案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均有6个因子,包括管理、人员、技术、用药、设备、环境,共75各个条目。由研究者负责召集护理人员,发放并当场填写问卷,当场回收,本组共发放15份问卷均有效回收。对问卷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统计数据。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大在所有安全影响因素中占首位,本组15名护理人员均认为此项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此外,用药核查、先进设备的应用经验、工作经验、人员数量不足、医院环境等所占比例均较大,具体见表1。

表1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安全影响因素

选择人数

比例/%

技术

缺乏工作经验

11

73.3

院前急救不足

2

13.3

人员

护理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

15

100.0

人员数量不足

11

73.3

专科护理知识缺乏

7

46.7

急救意识及能力差

2

13.3

用药

用药查核不严谨

13

86.7

不了解药物副反应

8

53.3

设备

先进设备的应用经验不足

13

86.7

抢救设备及药物不齐备

2

13.3

环境

急诊环境嘈杂

9

60.0

物品放置不当

11

73.3

医护协作差

8

53.3

管理

操作流程繁琐

10

66.7

教育监督不力

9

60.0

规章制度落实不足

3

20.0

3.讨论

急诊科护理工作难度较大,且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及责任,是医院内的风险高发地,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全面分析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及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于降低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研究将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3.1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3.1.1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不足以及业务不熟练

近年来,急诊科护理人员趋于年轻化,大部分急诊护士年资较低,虽然工作热情度较高,但临床经验较为缺乏,病情判断能力不足,工作协调能力以及应对能力缺乏,对于各类突发事件或者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不足,影响护理质量。尤其是部分实习护士以及新进护士,对护理流程不熟悉,极易发生护理差错。

3.1.2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在护理工作中对于护患纠纷以及投诉事件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各项规章制度未落到实处、粗心大意、玩忽职守,甚至擅自简化护理操作流程等。在抢救过程中,仅重视抢救措施,而忽略了护理记录的严肃性和及时性,对护理记录的重视度不足,书写潦草、多涂改、病情及抢救过程表记录不准确或不全面,医学术语运用不当,未及时、客观地反映动态观察记录、未及时观察记录用药后反应或者医嘱的下达时间同实际落实时间不统一等,在发生医患纠纷时举证无力。

3.1.3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重,

急诊科护理人员常需接待急危重症患者,长期工作压力较大,容易造成精神高度紧张,这将严重影响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部分工作人员因工作任务繁忙,未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其情绪以及心理反应无暇顾及,极易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不满甚至投诉等。部分护理人员因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自身情绪不佳,与患者沟通时往往用语不当、态度冷漠、回答生硬等,也容易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反感。

3.1.4患者的自身因素

因急诊科患者的病情多危重,且变化较快,具有较大的不可预见性,抢救的及时与否直接关系着预后效果,此外,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治疗效果的期望值较高,往往存在现实与期望相矛盾,从而引发纠纷。

3.1.5设备设施管理不善

急救设备及药物不齐备,督查管理落实不到位,打乱了抢救工作秩序,影响抢救操作的顺利进行,将直接影响到抢救效率以及质量等。

3.1.6环境因素

院内环境嘈杂、物品放置不当等均将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极易影响抢救工作,也可产生不安全事件。

3.1.7管理力度不足

各类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对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足、管理不力、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等均将影响护理安全。

3.2应对措施

3.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法律知识、安全知识、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等。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并分析医疗纠纷案例,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自我防护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其基本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避免发生护理差错,提高其应急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同时,应加强对专科护理技术的培训,拓宽其理论水平,并将理论联合实际,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3.2.2加强护患沟通

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及时回答其疑问,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病情、救治措施及目的等,以获得其充分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以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

3.2.3健全护理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基础护理控制、各环节控制以及终末控制,全面落实责任制,并定期分析护理安全因素,以做到防患未然。严格护理交接班制度、护理记录书写制度及监督制度,确保护理文件的及时性、真实性及完整性。

3.2.4落实急救药品及设施的管理

各项急救药品及设施均应齐备,并保持处于备用的状态,定期进行检查及维护,并及时补充,确保仪器及药品齐备且性能良好。

总之,急诊科是医院医疗系统的重要部分,危重症患者较多,所承担的责任及风险均较大,应全面分析急诊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并实施科学有效的防控及管理措施,全面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资料:

[1]沈娜.浅谈影响急诊护理的因素和对策[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1):457-457.

[2]孙继萍.急诊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3):1287-1287.

[3]单凤婵,张淑琴.浅析急诊护理中的安全与管理对策问题[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698-2699.

[4]石明菊,万承群.急诊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52-1253.

[5]雷琼.浅析急诊护理中的安全与管理对策问题[J].管理学家,2012,(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