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便秘防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便秘防治中的应用

侯芳霖袁莉

侯芳霖袁莉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便秘防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护理,如有便秘,用缓泻剂治疗;观察组64例,在此基础上釆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患者实际情況,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第4周时便秘发生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为18.7%,出院第四周便秘发生率为26.6%;对照组分别为63.5%、7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防治便秘的发生,不仅有明显的近期效果,而且远期效果显著。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脑卒中便秘防治方法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3.30.1548

作者单位:侯芳霖:266033山东青岛,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袁莉:266041山东青岛,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简介]侯芳霖(1977-),女,山东青岛市人。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现任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科室副主任,主管护师职称。担任青岛市药膳研究会会员。致力于从事临床护理管理及营养学方面的研究,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做好医院护理工作。曾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药管理杂志》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近十篇。完成科研课题2项,其中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专版专著2部。同时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系是拥有4个国家级中医重点建设单位。

脑卒中患者容易发生便秘,尤以脑卒中急性期2周内最为多见[1],而且容易诱发再出血,加重病情,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诱因。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护理[2](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我科通过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的预防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期间我院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127例,其中男94例,女33例,年龄44岁-83岁,平均63.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观察组64例,除外发病前已经明确的因胃肠或其他器质性疾病导致的顽固性便秘患者,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危险因素、不良嗜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如有便秘,每早给予乳果糖口服液30mL口服,有便意时给予开塞露1支(20mL)纳肛帮助排便。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处理基础上,由研究者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本研究的目的,以征得其同意后行以下循证护理。

1.2.1循证护理问题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提出问题:便秘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对便秘易发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如何更有效地预防便秘的发生?如何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1.2.2循证支持分析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及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以寻找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库,检索相关料文献,然后组织全科护士进行学习讨论和比较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对文献的科学性、结论的可靠性和临床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证据文献,按照文献介绍并结合护理知识经验、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

1.2.3制定循证护理措施

1.2.3.1护理宣教和心理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引起便秘的各种因素,让其明白正确的干预可以有效地解决和预防便秘,同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心理变化,制定合理的疏导方法,消除病人不良的心理,消除其紧张、焦虑,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取得其配合。

1.2.3.2调理饮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饮食结构和习惯在便秘中的重要作用,让患者进食高营养、高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因高纤维食物可吸收水分,使粪便体积增加,同时起到软化作用,有利于结肠扩张,增加结肠蠕动。同时尽量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量,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每天进水量维持在2000~3000ml,包括水、果汁、汤汁等。饮食中适当搭配脂肪食物,因脂肪食物可润滑大便,其所含的脂肪能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2.3.3适量运动与腹部按摩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全身肌肉张力,增强排便肌肉的肌力,也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早鼓励患者进行一定范围的运动锻炼,能下床活动者可在室内和走廊慢步,不能下床活动者可在床上锻炼。在患者腹部依照肠道走行方向做环行按摩,以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排便,或嘱咐患者做深而长的呼吸,以锻炼膈肌的收缩力,从而增强排便动力[3]。

1.2.3.4建立排便习惯根据机体的生理特点,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4]。晨起后结肠运动较为活跃,早餐后易引起胃—结肠反射,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选择此刻训练排便,易建立条件反射。每日可行提肛运动3~5次,每次30~50下,以锻炼盆底肌的功能,促进排便。另外,也可结合个人排便习惯,选择合适的、固定的排便时间,定时提醒或示意患者排便,绝对卧床者给予便盆,无论有无便意,都要模拟排便动作,同时可用双手适当地按压腹部,做咳嗽动作,以促进排便。

1.2.3.5合理应用缓泻药物在上述措施应用以后,仍有便秘的患者,要适当选用缓泻药物,尤其既往有便秘史,可适当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液,每天早晨30ML口服,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对于2~3d未排便但有便意者可用开塞露适量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超过4d未排便者应先给予灌肠。

1.2.4评价指标根据功能性胃肠疾病罗马III标准[5],将排便习惯为1~3d内排便的视为排便正常,超过3d不排便的视为便秘。

1.2.5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便秘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组别例数住院期间便秘发生例(率%)出院第四周便秘发生例(率%)

观察组6412(18.7)17(26.6)

对照组6340(63.5)48(76.2)

注:住院期间比较:χ12=32.91,p<0.01;出院第四周比较:χ22=41.49,p<0.01

3.讨论

3.1便秘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约40%~65.38%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伴有便秘症状,尤以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2周内最为多见[1],长期卧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便秘的比例高达90%以上[6]。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对脑血管疾病本身的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用力排便可使血压和颅内压骤增,发生脑血管破裂。在循证护理实践中,树立研究指导实践的理念,针对便秘发生的原因,实施个体化、预见性、针对性、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不但可以降低脑卒中住院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而且可以降低出院后便秘的发生率,减少便秘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后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2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护理措施,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其核心是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护理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要,真正体现整体护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改变了以往凭经验和直觉为主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的习惯和行为。规范了护理人员的行为和工作方式,同时也规范了临床思维方式,更好地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思超.便秘在脑病发生学中的地位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5):294-295.

[2]郭霞,孟祥风,李英婷等.ICU患者术后高血压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17.

[3]李建荣.便秘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14):1227-1228.

[4]王学伶.症状护理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6.

[5]DOUGLASA.DROSSMAN,GuestEditor.The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andtheRomeIIIProcess.GASTROENTEROLOGY2006,130:1377-1390.

[6]王艳华.脑卒中患者便秘训练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