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西安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调查研究

赵瑛韦泾云

[摘要]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且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1]。我国养老机构现有的养老护理员基本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失业下岗、退休人员组成[2]。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到入住老人的安危、生活品质,以及养老机构经营效益。然而,这支队伍状况令人堪忧,已经影响到我国养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3]。规范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管理,建设专业水平高、服务意识强、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化护理人才队伍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对西安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养老机构老人所需要的基本护理需求,对现有人员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提高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专业化培训方案。

[关键词]现状调查核心能力专业培训解决方案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6.48.63

作者单位:710077,陕西西安,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护理系

支持项目: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调查研究”(课题号:2014K11-05-10)。

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目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文化素质低、专业技能差、年龄普遍偏大、流失严重等问题。养老服务机构属于非盈利组织范畴,目前国内尽管对非盈利组织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但大多集中在理念介绍和活动开展领域,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少之甚少。张菊美的《影响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队伍专业化的原因及对策》[4],黄岩松、陈卓颐的《机构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探讨》和《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心态调查分析》[5],高海涛的《劳动量大待遇低民办养老院杂牌护理员唱主角》[6]等论文和文章都从非盈利组织人力资源或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管理的角度提出和探讨了有关问题[7],特别是南京师范大学谢倩的《养老护理员专业化程度研究》[8]总结了养老护理员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并进而探寻了如何引导养老护理员专业化发展与我国日益增大的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相适应的思路与对策。如学者叶民强和徐晞的《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其最新发展》一文介绍的只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9]。又如学者黄岩松的《机构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讨论》一文只是涉及到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现状[10]。

1我国养老机构现状

1.1养老机构养老护理水平现状

缺乏专业的老年护理理论和科研的基础,老年护理特色不突出:老年护理从属于传统的成人护理,注重临床操作,对老年人的健康评估、心理评估等方面未给予足够重视。

研究范围较为局限,主要研究集中于某些热点问题,如老年痴呆症病人及照顾者的特点、老年肿瘤病人的特点及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抑郁症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研究偏重疾病,忽视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目前对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研究还较少,而且因为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不同地区对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要求可能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地区都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以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1.2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工作强度较大,管理松散,未能进行专业的护理技术操作,大都停留在对老人日常生活的照料。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2.1工作强度大,待遇低

养老机构运营成本较高,收费偏低。导致养老护理人员待遇低。因此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同时,养老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很大,基本没有休息时间,全天候与老人接触,与老人共同生活。包括失能失智老人日常生活的照料。

1.2.2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护理人员丧失信心

养老机构缺乏制度管理,没有严格的督促和管理机构制约,也未能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进行合法的保障。同时,由于对专业护理技能培训不够重视,缺乏发展前途,导致养老护理员缺乏工作信心,思想消极。

1.2.3缺乏专业系统培训

养老护理机构缺乏正规的技能培训,养老机构护理员仅培训基本的护理实践操作,缺乏专业化知识。特别是急危重症和急救护理知识。同时,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对老人心理问题的辅导技能极为欠缺。

2西安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和人力资源资料调查

2.1研究工具

进行文献检索,对西安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内容做出综述;进行专家访谈与讨论,制订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工具:中国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测评量表(GeriatricNursingCompetencyInventory,GNCI)分为两部分,该量表是2009年发展的一个用于测评中国长期照护机构内护士在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方面的工具。是国内首个用于测量长期照护机构内护士的核心能力的量表。包括了人口学资料和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又包括期望核心能力和实际核心能力。本项目拟使用该测评表对西安市养老机构(网络数据为28家)的养老护理人员进行走访和调查,完成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统计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需从我国不同地域纳入更多的群体取样,以获得进一步验证该量表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我市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提供依据。

2.2研究目的及必要性

通过调查西安市养老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核心工作能力,建立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基准数据库,为老年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培训提供依据,为切实提升我市养老机构护理服务水平提供数据。

2.3研究分析

通过研究,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专业护理系统知识严重匮乏,对国内外养老护理发展、进程、规划等方面知识知之甚少,养老护理仍然停留在基本护理操作,以解决养老机构老人日常生活照料为主,相关专业知识、中医理疗、健康教育和管理、健康推广、老人心理问题防护等方面急需加强与提高。养老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操作方面,也仅仅停留在护理基本操作,仅具备对常见病的处理能力。对急危重症的处理能力和急救护理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极为欠缺。为了提高养老机构护理员核心能力,对现有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专业培训推广应用前景分析(含产业化可行性)

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培训不仅是针对目前从业的养老护理员进行的,在校的高职护生、本科护生以及临床护士也须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得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护理人员普遍具有专业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以便有效应对我市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使老年人无论是在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各级医疗机构中均能获得好的护理质量,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

4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

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养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养老护理人员专业化培训的进程。目前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需要多方支持。

4.1落实政策加大支持

增加社会力量,如果能结合国家优惠政策,加大对养老机构投入,补贴养老护理员待遇,同时对养老护理员进行免费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核心能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养老护理人员的管理。

4.2加强监督管理

政府对养老机构进行监管,服务质量、硬件水平、人员核心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才能更好地保护养老护理人员不受干扰。激发养老护理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养老护理员队伍的壮大和发展。

4.3加强养老护理专业培训

扩展养老护理培训的方向和内容,适当补充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社区护理就业渠道与具体方法、当地养老护理员的福利待遇与实际要求等内容,帮助养老护理人员增加专业知识,加强临床实践,适当的考取一些相关资格认证,制订职业规划,减少养老护理人员的流动性。

5研究难度

调研过程中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1)部分养老机构老人不愿配合调研活动,因此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不高,调查员需要全程指导老人回答问卷。由于调查难度增加,调查人员需要耐心讲解。同时还需要老护理员配合。

2)大量的调研活动除了多方配合以外,还需要政府支持和养老机构的支持,进行养老护理人员提升的社会教育,增进人们对行业的理解和了解,进一步推进养老护理行业的正规发展。

3)调查阶段存在大量的调查问卷,需要整理,利用EpiData3.1和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需要进行数据的筛选,并且进行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确定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制订出的培训方案需要预实验,并且专家进行座谈,探讨,避免出现问题。

我国在1999年已全面跨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呈现大基数,快增长、高龄化的特点。并且,老年人口数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增长[11]。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在2010年将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12]。养老护理行业虽然已经发展多年,但相对缺乏正规性和规范性。本研究旨在更好的建立西安市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基准数据库,为老年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培训提供依据,为切实提升我市养老机构护理服务水平提供数据。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2]杨晨.我国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训研究[J].成人教育,2013,6(317):55-57.

[3]杨会英.23所北京市养老机构医务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6-39.

[4]张菊美,影响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队伍专业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卫生管理.生产力研究.2008,2(18):143-145.

[5]黄岩松,陈卓颐.机构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讨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60.

[6]为什么要在中国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人口与发展,2009.

[7]张勘,董伟,上海城市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现状和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

[8]杜国玮.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

[9]徐晞,叶民强.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其最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1995,2(6)6:143-145.

[10]黄岩松,陈卓颐.机构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讨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60.

[11]邓秋兰,李小明,庞玲玲.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社区康复,16(9):882-883.

[1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